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894)
报纸(2870)
学位论文(695)
图书(637)
会议论文(193)
视频(131)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894)
报纸 (2870)
学位论文 (695)
图书 (637)
会议论文 (193)
视频 (131)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33)
2014(4804)
2013(625)
2012(659)
2011(638)
2009(289)
2007(175)
2006(92)
2004(58)
2003(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00)
闽西日报(381)
客家研究辑刊(317)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66)
农业考古(46)
嘉应大学学报(38)
学术研究(21)
源流(11)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贵州文史丛刊(2)
陈柳金:客家皈依文学安怀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谈艺录】 本报记者 朱红娜 人物介绍 陈柳金,1979年生,兴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短篇小说、小小说散见于《飞天》《短篇小说》《百花园》《小说月刊》等,部分作品被《读者》《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作品入选2011、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和2012年中国小小说排行
浏阳官渡客家山歌的调查研究
作者:周浪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渡客家  山歌  调式  旋律  传承 
描述: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整篇文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了解浏阳官渡客家的源流分布。笔者梳理了浏阳及官渡整个客家的源流及分布情况。第二章论述了浏阳官渡客家山歌的一个概况。介绍
族田三明客家先民的家族保障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颜志文 现代社会保障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生活有特殊困难者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在古代,对于弱势群体,三明客家先民自有一整套完整的保障体系,家族保障则是其核心。 三明的客家先民家族保障开始于唐末五代时期。客家先民经由三明宁化石壁迁徙各地。因语言、风俗诸方面的差异,特别是由于移徙入三明后为争夺土
客家文化保护建设十项目明年可建成
作者:沈客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沈客)15日召开的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四届三次理事扩大会传来消息,福建客家祖地生态文化保护建设10个项目,将于明年全面建设完成。 这10个项目包括:龙岩市客家文化博物馆、三明市客家博物馆、永定县客家文化博览园、宁化石壁客家公祠及其配套的客家文化园、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长汀汀州公祭客家母亲
赣州澳门共推客家文化旅游合作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洽谈会,11月14日在赣州召开。会上由澳门缅华互助会主席黄琼成赣州市旅游局共同签订了 《关于举办江西赣州
四川客家话的变化语言环境:以西昌和成都两地客话为例
作者:肖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西昌客话  成都客话  语言演变  方言接触 
描述:层面的描述。其次,分别将西昌客家话、成都客家话粤东北客话进行比较。结合西昌客家话和成都客家话所处的语言环境。分析四川境内客话语音演变的现象、原因,描述语言演变语言接触的规律、方式。这对揭示西昌
粗布蓝黑衫裤务实简朴客家衣
作者:郑子龙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时,客家妇女穿的“蓝衫”所用的蓝布,据说是用草木染成的,可以防虫和预防皮肤病,被称为“蓝百永”或“蓝包永”,按字索义,是象征永永久久、百穿不厌的意思。 “现在旗袍最多,有近一半的量,客家传统服饰只占十分之一,只有四五个客人。”李光晨做一件旗袍的手工费可达400元-600元,但客家
台湾客家聚落之信仰调查 变不变-义民爷信仰之扩张演变
作者:吴学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民间信仰 
描述:台湾客家聚落之信仰调查 变不变-义民爷信仰之扩张演变
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对比
作者:金永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韩国汉字音  入声韵尾 
描述:,论述了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p]、[-1]、[-k]的对应关系。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p]是因为两个语言都完整地保留了中古的入声
土地信托三明客家先民的公益事业持续化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颜志文 明清时期,社会公益事业种类很多,诸如对鳏寡孤独的抚恤、对灾荒的预防、对公用事业的参与等等。客家人热心公益事业,客家祖地三明一带亦不例外。 纵观历史,三明客家先民从事公益事业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名宦倡导,全民参与。明清时期,闽中各县对鳏寡孤独的抚恤,都见诸史册。闽地旧有溺女婴陋习,而闽中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