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客家灯火
-
作者:钟小春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华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话 宁都县 灯火 赣南 祖先 祭祀 宗族祠堂 精神纽带 花灯
-
描述:火的辉煌预示丁口的兴盛,因而宁都客家人在节日里特别注重舞灯,他们往往要把灯火舞进宗族祠堂,舞到千家万户,祈求祖先保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
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
-
作者:陈春声 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之际 韩江流域 潮州 客家 迁海 土楼
-
描述:韩江流域21个县都出现了大量的军事性城寨,而清初的"迁海"政策也对该地域的社会组织和聚落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复界"之后"粮户归宗"的举措,则导致聚族而居的单姓大村的普遍出现。
-
农民的儿子
-
作者:张家瑜
期号:第9期
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家庭 儿子 客家地区 读书 耕地 贫困 劳动 赤脚
-
描述:乡村日子1954年,温恒泰出生在广东梅县一户贫困农民家庭。父亲放牛,母亲耕地。温恒泰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尤其是数学,小有天资。客家地区素有耕读传统,农民
-
客家千年古镇:松口镇
-
作者:沈跃
期号:第5期
来源:档案时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面积有360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73000余人,据《松口志》载,西汉赵陀做南越王,统领岭南,和集百越.以前,梅县隶属南海郡龙川令,无独立县名.松口主户畲族人,置名“东畲寨”.
-
歌谣学运动的代表性成果——评钟敬文先生的客家山歌研究
-
作者:万建中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钟敬文 客家山歌 歌谣
-
描述:钟敬文先生民间文学的学术历程起始于客家山歌的调查与研究,是客家山歌的天籁之音激发了他对民间文学的浓厚兴趣。搜集、记录和研究客家山歌是他田野作业的最初尝试。尽管是初步尝试,这些成果却符合民间文学的学术规范,特点突出,达到很高的学术水准,具有引领现代民间文艺学学风的开拓与示范意义。
-
推进流域开发与旅游发展互动互促 打造“奇秀汀江:客家圣河”
-
作者:游孙权 阙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发展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流域开发 旅游 品牌
-
描述:汀江流域人文自然资源独特丰富,蕴藏着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在分析依托汀江流域资源打造旅游品牌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以流域综合整治开发为支撑,把汀江流域地区建设成为国内独具魅力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构想,进而就实施这一构想提出建议。
-
客家古邑 万绿河源:走进河源高新区
-
作者:耕夫 吴桦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高新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新区 产业转移 河源 珠三角 广东省 新型工业化道路 示范区 客家 生态 手机
-
描述:在广东省32个产业转移园竞标大会上,河源高新区在众多产业转移园中两度成功竞标为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两个园区之一,并连续获得两次共10亿元的产业转移专项扶持资金,一举夺得了多个冠军: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是广东省第一个由两个地级市合作共建的转移园;开发建设速度全省第
-
敲打出自己的声音:浅谈山歌剧《等郎妹》的击乐设计
-
作者:李曾
期号:第1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剧 打击乐 新剧种 表演风格 设计 音乐风格 客家地区 五十年 个性化 民间化
-
描述:山歌剧是一个只有五十年成长史的新剧种,梅州市山歌剧团始终肩负着剧种探索、试验和示范的使命。光阴似箭,岁月无情,鄙人接过前辈的鼓棒,在该团负责司鼓的职位,转眼间已过去了三十多年。作为一个新剧种,它的表演风格该向何处靠拢?音乐风格该怎么定位?几十年来,始终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戏曲化、歌剧
-
村落视野中的乡村社会整合―广东梅县书坑村的个案研究
-
作者:杨小柳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整合 乡村变迁 村落共同体
-
描述:广东梅县客家村庄书坑村利用村落共同体的整合因素,发动群众和外出华侨乡贤改善村庄基础设施,而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此实例,展现了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30年巨变过程中的延续和创新,并探讨了这种延续和创新对于当代乡村社会整合的现实意义。
-
客家古邑 万绿河源:走进河源高新区:发展“四新”产业打造环
-
作者:耕夫 顾博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高新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新区 广东省 产业聚集 河源 创新创业 珠三角 产业转移 客家
-
描述:在广东省32个产业转移园竞标大会上,河源高新区在众多产业转移园中两度成功竞标为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两个园区之一,并连续获得两次共10亿元的产业转移专项扶持资金。一举夺得了多个“冠军”: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是广东省第一个由两个地级市合作共建的转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