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客家网”在客家祖地龙岩开通 填补了国际互
-
作者:林阿玲 吴祯德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由龙岩市人民政府与新华社福建分社联合主办,以建设“全球客家人网上家园”为目标的“中华客家网”(www.zhkjw.net)于昨日下午在客家祖地龙岩正式开通。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王海征和龙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工委书记杜乔元共同点击开通网站。
&nbs p;客家人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
-
赣粤闽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活动赣州隆重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李 伟)由赣粤闽3省共同倡导的“赣粤闽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主会场活动11月1日在赣州定南隆重举行,来自赣粤闽三省10市的有关领导均出席了此次活动。到场嘉宾在一台充满浓郁客家风情的歌舞民俗汇演中领略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次盛会上,赣粤闽3省10个主要客家人聚居城市,共同推出赣粤
-
客家围屋变身版画基地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世界一流的版画工坊正式启用;第一批中外版画名家进驻客家名居;第一批原创版画在版画基地诞生。作为市、区两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版画基地的建设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两年前,这里还跟深圳众多客家古村一样默默无闻,而今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新一轮城市更新、发展的机遇改变了它的前
-
唱响“摇篮曲”,打造中国客家名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笔者认为,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应该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客家摇篮”的文化资源优势,将赣州打造成中国
-
唱罢“客家娘酒”讲述“春天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袁粮钢)昨天中午,罗湖区委区政府慰问留深过年职工团圆饭”在深莲大食堂举行,近千名来深建设者轮流与罗湖区领导吃团圆饭,提前感受过年的喜庆和欢乐。 在有300余座位的深莲大食堂,来自不同企业的员工济济一堂,罗湖区委书记刘学强、区长鲁毅等区领导分别在不同餐桌落座,与员工们拉起了家常。当罗
-
弘扬客家文化 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客家文化与
-
作者:廖勇飞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15日下午,在我市举行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顺利闭幕,闭幕式上签署了有关对台交流合作的三项协议。市领导林仁芳、王澍珍、衷梅英出席闭幕式,陈建寿主持闭幕式。
研讨会期间,市委书记张健会见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张铭 清和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先生。
-
赣江源头客家莲乡——石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石城县因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县。这里是千里赣江的源头,客家民系的发祥地,苏区时期的全红县。由于地处赣闽粤交汇处,这里素有“闽粤通衢”之美称。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成为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聚散地。峰峦叠翠的武夷山脉,造就了风光旖旎的赣江源头,清泉汩涌
-
珍妮:吃客家围餐过元宵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杨明、罗桦琳)萝卜糕、松子鱼、长寿伊面、客家酿豆腐……昨天傍晚,为寻根问祖而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的加勒比女子珍妮·杨亭·何,在丈夫何大卫和公公何施爱的带领下,回到丈夫出生的深圳横岗南塘村,与200多位村民在村头吃起了客家围餐,过了个地地道道的粤味元宵节。
新奇:露天大厨房筵席很壮观
-
清溪清代客家宗祠历尽沧桑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见习记者/黄万全记者/陈志强实习生/曾伟民通讯员/黄广文)近日,笔者探访了位于清溪清厦厦屋村的南山曾公祠,一睹了清代客家宗祠建筑的风采。据史料记载,该宗祠建于清朝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迄今已有264年历史,虽然经历了264年的风雨沧桑,但其建筑风格基本保留完好,是东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善良勤劳包容热情客家精神与圣火同辉 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包容性强是惠州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方炳徐 实习生黄景华 摄
市民对圣火在惠州传递抱有极大热情。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这几天,宏斌认为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得意的事情:他在QQ群上将惠州的内蒙古老乡组织了起来,为5月9日奥运圣火在惠州传递呐喊助威。
作为一名来自内蒙古的新客家,宏斌说他对惠州的
上页
1
2
3
4
5
6
...
8
9
1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