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书记朱泽君在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总结讲话中专门提到农村“火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刘世锦 通讯员黎为科廖晓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日益增加,在我市广大农村,农民新建的房屋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大地上冒了出来,而建设缺乏规划、房屋杂乱无章、建筑缺乏特色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有新房无新村”的现状与建设特色宜居城乡的要求差距较大。市委书记朱泽君在近日召开的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作总
-
客家公园:客家文化此中寻
-
作者:谢梦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 (记者/谢梦)客家文化的内涵有哪五个方面?所有的答案都能在一座岭南风情建筑里找到。日前,记者就走进了这座获得岭南特色规划设计奖银奖的客家公园。
客家公园位于梅州城区东山小溪唇。公园以周溪河为界分东西两个规划区,西区为黄遵宪纪念馆园区,东区为客家博物馆园区。
客家公园的布局以客家博物馆
-
“客家亲情卡”在宁化首发
-
作者:罗鸣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10月11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三明市第25届世客会组委会、宁化县人民政府在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建行“客家亲情卡”首发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祥辉,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丁保平等为该卡揭牌。
曾祥辉在仪式上致辞。他代表第25届世客会组委会对“客家亲情卡”的顺利发行表示热烈
-
阿鲁阿卓“客天下”拍MV 演绎客家深厚的传统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7月5日至8日,总政歌舞团青年独唱演员阿鲁阿卓来到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拍摄《想亲娘》和《让我们回家吧》两首MV,这两首MV均以古色古香的客家小镇和客天下优美自然风光为背景,在为期4天的拍摄行程中,客天下作为梅州客家文化的集萃地,其秀美古朴的客家山水与热情好客的客家人,给阿
-
发挥平台作用携手共同发展市梅惠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市嘉应商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温 舒)昨日下午,市梅惠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市嘉应商会周年庆典大会举行,市委副书记陈训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仕其,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达文,市政协副主席吴选钊;梅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丽霞;惠州市老同志张汝荣、陈幼荣、庄志鹏、易敬典、黄新林出席活动。
陈训廷代表市委
-
客家饭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饭甑,是客家人特有的餐具。旧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饭甑。
做饭甑,首先选好材料。做饭甑的木材一定得是杉木且要干燥,其次是讲究尺寸(俗话说:桶高无一尺)。如能蒸10公斤米量的饭甑,其高度是30.8厘米,内空直径为33厘米,三是制作。将要加工饭甑的木块(一般10厘米一块)平摆在木板上,其中有2块木
-
历经500多年岁月洗涤梅县侨乡获誉“客家围屋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位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南口镇的侨乡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2012年被评为“中国古村落”。侨乡村现存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客家围龙屋,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
据了解,侨乡村自上世纪初开始几乎家家有人出外谋生,现有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3000多人,正因海外华侨和侨眷众多而得名“侨乡村
-
客家“等伴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钟秋梓
常常听人说起,上犹县平富乡横坑畲族村的“等伴茶”历史久远,味道醇香。于是,自己的舌尖总是被不断地诱惑着。日前,笔者随着央视国际频道《客家足迹行》栏目组走进边远的上犹县平富乡横坑畲族村,探访了当地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等伴茶”制作工艺。
横坑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常年浓雾弥漫,而且由于水势
-
岭南新民居改变村民生活方式惠州示范点位于惠城三栋鹿颈村,1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①、图②:具有客家风情、居旅品味、经济适用的岭南新民居。本报记者 王 剑 桥摄
位于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的“广东省名镇名村·岭南新民居示范点”15栋新居昨日落成。鹿颈村岭南新民居作为我省3个岭南新民居示范点之一,由岭南新民居示范点、文化广场、老村庄改造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25
-
客家圍屋明珠仁厚溫公祠仲鑫
-
作者:仲鑫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圍屋明珠仁厚溫公祠
客家圍龍屋,被國際建築業學界譽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式之一,堪稱世界建築一絕。位於廣東梅州梅縣的一座有着五百多年歷史、規模龐大的仁厚溫公祠,猶如鑲嵌在客家圍龍屋群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唯一收入中國建築學會編撰的巨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巨型圍龍屋,成長在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