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风俗记趣
-
作者:宙明
期号:第1期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风俗 米筛 新娘 男家 九月九日 韭菜 贺辞 梯道 闽西南 宴席
-
描述:3、72间.这些数均为9的倍数,他们认为这样大家同居一楼(每座楼可供30-50户居
-
30集史诗电视剧《永不褪色的家园》将荧屏再现治理水土流失“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核心提示:去年末、今年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龙岩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两次做出重要批示,“长汀经验”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日前,龙岩本土全国知名作家赖玉民与著名导演高伟宁强强联手,30集大型电视剧《永不褪色的家园》,由国家广电总局正式立项,将于9月开机,荧屏再现治理水土流失“长汀经验”。
-
消逝的梅林(外一篇)
-
作者:戴春兰
期号:第7期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日回。继轨程朱扶正学,论兵漳赣救时才。谢公楼上青山色,怀古先须酒一杯。” 这是清代名书法家伊秉绶的《汀州诗》所描摹的美景:一脉汀江水悠悠南流,明澈清亮,岸边绿林如海,古梅苍翠,枝干盘虬卧龙,点缀红梅
-
古稀老人出书忙 新客家魏冬晖笔耕不辍 已作2000古体诗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魏冬晖老人正在创作。本报记者朱金赞摄
■ 本报记者朱如丹 徐焕棠
玻璃门窗上贴满大幅剪纸,柜子上放着带蒙古族韵味的陶瓷摆件……走进魏冬晖老人位于市区江景新苑的家,一股浓郁的东北风情扑面而来。然而,最让记者感兴趣的是这位7旬老人书房里收藏的丰富书籍和书房地上放着的几叠稿纸。魏老伯笑着告诉记者,
-
客家山水滋养的诗意画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耿平在户外写生
●王永
粤东梅州,山水旖旎,文化积淀厚重,素有人文秀区的美誉。空灵的山水滋养出风雅和才情横溢的文化精英,从这里走出了国际艺术大师林风眠、著名雕塑艺术家李金发等,他们激励着一代代梅州的艺术家在艺术天地里耕耘。客家汉子张耿平,就是一位甚为朴素、勤奋、有才华的油画家。他
-
冯大利四角楼住过“一家”300口位于惠东白花镇田洋村,是迄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冯大利四角楼外景。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罗日新 邓晓君 摄
古围屋墙上有不少图案。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罗日新 邓晓君 摄
惠东县白花镇田洋村有座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客家古围屋,当地人称之为 “冯大利四角楼”。该屋占地面积5752平方米,房屋达160多间,是迄今为止
-
台湾 南投县千斤大甜粄祭客家天穿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对客家人来说,过完了正月二十,春节才真正的结束,这一天,客家人会按旧俗放下手边工作休息一天,制作甜粄或炸年糕来祭天,象征感恩女娲补天及大地休养生息之意。为了庆祝客家天穿日,南投县
-
“统一的强大声势和潮流不可阻挡”——访台湾“和统会”秘书长
-
作者:张开龙
期号:第11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秘书长 台湾 先生 潮流 海峡两岸 和平统一 和平谈判 “台独”分子 政治大学 记者采访 中国人 研究员 党员 新党
-
描述: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组团出席今年 11月 20日在闽西龙岩举办的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等事宜,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和商讨,并参观了福建省重点风景区龙岩龙眎洞和闻名世界的永定土楼——振成楼。 对于客家
-
平日勤劳持家、温顺如水,遇事敢闯敢闹、敢爱敢恨 喝娘酒
-
作者:林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林洁
妇女节·说女性②
有人说,是客家女人撑起客家族群的天空。
曾经,家头教尾,灶头镬尾,田头地尾,针头线尾,全是客家女人的活。客家男人一辈子,大多只负责朝着读书、当官、做生意这条光宗耀祖的大道前行,无论成功与否。于是,“勤劳刻苦”的头把交椅,自然首推客家女人稳坐。
如今,负担
-
广州城区也有“客家山” 洪桥客家山歌申报中国“非遗”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府文化发源地广州城区也有“客家山”?粤语环绕的城区还能以客家山歌申报中国非物质遗产?洪桥“三眼井”、“豆腐寮”等见证了客家人在广州创业聚居历史。昨日,记者了解到,昔日广州人说的“东豪西富,南穷北倔”,其中“北倔”是指聚集在小北门附近(今洪桥地区)客家人倔强生活写照。越秀山脚“三眼井”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