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来婆婆客家儿媳同做汤圆庆元宵元宵节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是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为图省事,人们一般都是在超市买现成的速冻汤圆。而来自湖南邵阳的袁阿婆和来自惠州的客家儿媳则选择自己动手做汤圆,庆祝婆媳俩在一起过第一个元宵节。
甜咸汤圆口味互补,家人戏称“黄金搭档”
今年是袁阿婆和儿媳头一次在一起过元宵节。听丈夫夸婆婆做的汤圆很好吃
-
梅州“树头草根”演绎千年客家美食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香蒲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稻儿黄……”这首在梅州客家乡间广为传唱的民谣,诠释的是客家民系在山区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能力与智慧。笔者日前专程走访了“靠山吃山”、依山傍水而栖的客家人,
-
糅合客家文化和华侨文化的四点建议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市侨联邓锐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的主要集聚地和客商的主要发源地;是“世界客都”,又是广东省著名侨乡。千百年来,梅州人勤奋拼搏,锐意进取,糅合和发展了客家文化,建立了具有客家特色的华侨文化,创立了华侨精神。
我们要运用好梅州特色文化,并使之成为具有梅州特色的文化产业。
(一)发挥现有渠道的作用。长
-
大力发展客家文化经济的“四个着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市委讲师团廖坚
一、着力挖掘客家文化资源
底蕴丰厚、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瑰宝,为文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应当说,这是目前很多地方不可比拟的文化优势。挖掘客家文化资源要成为发展客家文化经济的重要依托。梅州应将物质和非物质的客家文化进行保护整理、筛选升华,对能够促进
-
百年麒麟舞出客家风情舞出年味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这几天,宝安区观澜街道君子布社区82岁的张纪森老人格外开心。原来,很快就要过年了,也就到了舞麒麟的传统时节。他的儿孙和晚辈们,也纷纷拿出道具操练起来,准备在春节期间,给社区居民一年一度的喜庆添光彩。 每逢春节舞麒麟一整天 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外形上,麒麟具有
-
“梅州客家文化之旅”巡演活动昨晚拉开帷幕,黄华华谢强华李嘉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强烈震撼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全场观众如痴如醉。
精彩演出展示出浓郁的客家风情画卷。
演出结束后,黄华华、谢强华与省有关部门、梅州市领导等一起对成功演出给予高度评价。
本报广州讯(特派记者钟洁华钟小丰通讯员刘建丰)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再次倾倒羊城观众。
-
■海西万象 梅州“80”后音乐人的 客家流行音乐梦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梅州日报报道 “一栋围龙屋呀,一首歌,一首歌,唱计系涯客家祖先的奋斗史;一栋围龙屋呀,一段情,一段情,讲唔完涯客家,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人……”一首用客家话演唱的充满动感、“客味”十足的流行歌曲,在客家地区广为传唱。这是来自广东梅州的“80”后新锐客家原创音乐人曾辉彬所创作的。
曾辉
-
客家山歌荡漾心间 ——山歌大师周天和回忆“梅州’90山歌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990年10月2日,兴宁市合水水库张灯结彩,人山人海,梅州市90’山歌节在这里举行焕昌奖兴宁合水歌会,由在擂台斗歌中产生的周天和、余耀南、陈贤英、汤明哲4名山歌大师和20名山歌师参加花塔、湖心亭、鸳鸯亭即兴山歌和叠字、拆字、逞歌、尾驳尾、虚玄等山歌技巧项目的比赛。
“当时兴宁不论哪行哪业都放下手
-
全球“客家妹”客都争艳 第四届“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总决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总决赛冠军卢扬(中)、亚军徐璐璐(左)、季军黄昊阳(右)。(高讯摄)
本报讯(记者罗娟娟)昨晚,梅城亮胜客家艺术中心星光璀璨,由梅州市委、市政府、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暨“锦发·君城”杯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总决赛在这里上演
-
上杭瓦子街: 客家古邑繁华地 现代商贸中心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城以市而兴,市以城而存。2011年1日1日,上杭“瓦子街”隆重开街。
瓦子街改造始于2008年5月正式开工,经过两年多的改建,总投资4.3亿元。在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600多户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