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妹灾区捐建一个村子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毕国学 通讯员 翟国栋)记者昨天获悉龙岗客家妹陈昳茹在四川汶川灾区捐资重建的一个村子,下个月就要落成投入使用了。 1995年,陈昳茹开始经营横岗方中电脑店,1997年创业经营深圳市方中天电脑网络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打拼,公司已成为龙岗区最大的电脑培训机构之一。目前,该公司已
潮州筝与客家筝刍议
作者:雷欢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潮州筝  客家筝  古筝流派  比较研究 
描述:比较研究。文章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缘由、以及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第二部分:潮州筝与客家筝之溯源。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探究潮州音乐与潮州筝,以及客家音乐与客家
连南石蛤塘土话研究
作者:岳嫣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连南  石蛤塘  粤北土话  方言岛  语言生活  濒危方言 
描述: 通过对土话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描写与归纳,我们发现石蛤塘土话仍然具有粤北土话连州片的显著特征,但由于受到强势方言的影响与渗透,也出现了向强势方言靠拢的趋势,这一趋势在词汇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另外
赣州话的声调格局
作者:陈凯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州话  声调  语音实验 
描述:赣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以客家话为主要方言,但赣州中心城区人民却说着和客家话迥然不同的语言。本文不仅从田野调查的视角,还尝试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声调格局的理论,以典型的两位赣州话发音合作人为样本,探讨赣州话的声调,分析讨论前人的分歧,并进一步确认赣州话的西南官话归属。
应注意推普宣传的科学性
作者:严戎庚  期号:第2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客家方言  自我调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学习者  必然性和必要性  潮汕方言  民族共同语  广东省潮州市  中国历史发展 
描述:在推普宣传中,有的同志从纯语言的观点,即从普通话本身去赞美普通话,以证明推普是必要的。比如,说普通话语音简单好学,声调只有四种,而有些方言居然有八种、十种;韵母只有三十几个,而有的方言中却有八十多个,等等。又比如,说普通话听起来优美悦耳,抑扬顿挫,还...
我国七大方言区
作者:汪金友  期号:第5期 来源: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京方言  部分地区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基础方言  北京话  粤方言  推广普通话  客家方言  广东省中部  现代白话文 
描述:我国七大方言区汪金友随着香港的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对广东话产生了兴趣,因为香港人说的就是“粤方言”。实际上,按照语音差异来划分,我国仅汉族就有7大方言。、“北方方言”。它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北京方...
广东中山翠亨客家话方言岛记略
作者:何科根  期号:第1-6期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粤语  方言岛  中山市  粤东  管理区  方言区  广东省  客家方言  词汇 
描述:的人长期杂居共处,几种方言相互影响渗透,致使客家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异,尤以受粤语影响较深。
电白(沙琅)__话记略
作者:陈云龙  期号:第3期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西  电白  沙琅    客家话 
描述:本文记录了粤西电白县沙琅镇的话,即客家话。初步分析整理了其语音、词汇、语法特点,电白话共有20个声母,61个韵母,6个声调。从其特点看,既有客家方言的共性,如浊上归阴平,有iai韵母等。也有不同于其他客家话的地方,如:中古心母字、生母字及崇母部分字读边擦音等,反映了电白话受当地雷话与白话的影响。
马坝方言词汇
作者:林立芳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词汇  韶关大学  同音字汇  亲属称谓  客家方言  词语搭配  毛掸子  结拜兄弟  房屋建筑  方言语音 
描述:马坝方言词汇林立芳(韶关大学中文系)说明.本文收录马坝客家方言中较常用的词。先写字后注音,再加注释。2.本文不考本字,无法写出的字用同音字代替,下加波浪线,没有同音字的用方框“口”来代替。3.马坝方言语音系统请参看拙作《马坝方言同音字汇》。(《韶关...
巧用客家方言为文言教学激趣解惑
作者:张辉雄  期号:第6期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教学  客家方言  解惑  激趣  巧用  中学语文教师  古汉语  汉语方言 
描述:汉语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继承了古汉语的不少特性。这是不是给了汉方言区的中学语文教师一个启示——在文言教学中适时联系汉方言的古汉语特性可为教学工作带来一些便利?有感于此,笔者以自己母语客家方言践行之,发现在文言教学中巧用之的确可为教学的激趣、解惑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