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清永定客家土楼的美学研究
作者:刘存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土楼  建筑功能  明清时期  客家文化  美学思想 
描述:画论的相关知识,对明清时期的土楼建筑进行一次系统的美学分析,论文除绪言摄领全篇,提出论题与纲目以外,其余五章围绕一个“美”字展开:第一章是概述,对土楼的分布、类型、功能作一较为直观的论述;第二章说明土楼的“根”在中原,并对土楼的演变作了阐述。第三、四章,即“土楼的建筑与工艺之美”和“土楼的自然环境之美”,这两章是本论著的重点,在这两章里,我充分利用美学的相关知识及亲临土楼的切身感受,对土楼的施工、构成、空间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研究,勾勒出在“美”的聚光灯下土楼的另外一番景象;第五章是“土楼的人文之美”。土楼不是空中来穴,也不是无根之木,而是一定历史文化的产物。通过这一章的阐述,了解了土楼的民风民俗,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蕴藏于土楼的丰厚的客家文化,上述五章以结论告终。除五章之外,附录“明清经典土楼撷英”、“图表”,以备读者检索。<br>
江西赣州首部客家文学专辑《红土地与客家文丛》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风] 赣州首部客家文学专辑——《红土地与客家文丛》,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据介绍,《红土地与客家文丛》约155万字、共分7部,丛书各分册或为客家人所著,或是撰写发生在客家地区的故事,或是为赣州红土地上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立传。其来自民间,却是重要的客家“意识形态”,从某种角度看,具有赣
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
作者:包国滔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元明时期  归善县  民族融合  社会变迁 
描述:真等族迁至,使民族结构呈现以汉为主体的多元格局。至明,民族结构从多元进一步演变为二元。首先,瑶等族的发展相对有限,明中叶后基本融于汉族。其次,汉、畲关系成为主要民族关系,双方既有基于经济资源争夺
序与跋《论汉族客家民系》序
作者:唐国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今冬宁化(石壁)国际客家公祭大典和长汀世界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即将举办之际,林开钦同志以70余岁高龄,花三年心血所著的《论汉族客家民系》一书即将付梓,令人敬佩,可喜可贺。 纵观《论汉族客家民系》全书十二章,我感到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立意新颖。该书从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阐发,系统介绍了闽粤赣边地区
人类高级论坛/总序
作者:徐杰舜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西方传入中国后,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经过中国人类学家的不懈努
江西信丰境内两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
作者:张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音研究  比较  类推  声华韵 
描述:;见组字读如古精组现象,是由尖团合流的类推拉平影响而产生;特殊声母[mg]、[mgh]是由声化韵[m̩]的同化作用而产生。由此增加人们对信丰县境内客家方言的了解,为江西境内客家方言的分区提供材料根据,为语音的研究提供新的语言材料和线索。
下市话融客家方言而衍生发展,独具梅州古城区域文化特色 双声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壳格嘀咕美改挤姑溪小”……这一连串基于客家方言说出的话语是什么意思?经过梅江区下市话代表性传承人杨伟煊的一番解释,记者才明白,原来这是下市话,讲的是“客都梅州好”的意思。为什么简单的5个字用下市话表述要10个字?下市话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它在历史上发挥过怎样的作用?随着他的介绍,我们走进了下市话的
鸡与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鸡祛五毒,又能报晓。自古以来被人们看作吉祥物。它在客家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大凡饮食起居、礼尚往来、婚丧喜庆、岁时节日、迎神赛会、畜养医药、工艺美术、语言文学……总离不开鸡的形影
惠州文化上承中原下接客家文化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岭南学术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灿在发言。 本报记者黄 桃 摄 人物简介 刘灿,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岭南学术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岭南学术百家》、《岭南文库》副主编,《中国历代小品文选》主编。 今年74岁的刘灿是惠州市区金带街人,22岁后就一直在外地学习工作,虽不在家乡居住,仍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发展。
族群认同的人类研究:理论与经验的双重视野
作者:周建新 柴可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些人群进行分类和描述时需要新的概念工具,而"族群"以极大的灵活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