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173)
报纸(3376)
学位论文(730)
图书(668)
会议论文(195)
视频(141)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173)
报纸 (3376)
学位论文 (730)
图书 (668)
会议论文 (195)
视频 (141)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5165)
2013(733)
2012(762)
2011(722)
2010(595)
2009(333)
2008(315)
2007(193)
2004(60)
2002(13)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327)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67)
嘉应学院学报(147)
嘉应大学学报(38)
闽台文化交流(16)
热带地理(12)
美术教育研究(5)
创新(5)
青春岁月(4)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珠三角旅游营销圈的形成运作探析
作者:曾光敏 吴良生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整合营销  旅游营销圈  旅游目的地  组团社 
描述:整合营销的再整合,是整合营销在旅游行业的更高形式,其形成运行过程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值得学术界着力关注。
家族碑刻中的民俗观念:以闽西客家地区的调查为重点分析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碑刻  风俗  家族 
描述:本文通过对闽西平和县九峰镇建祠修坟碑、建校设文会碑禁碑三类家族碑刻的分析,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地方民俗乡民的传统观念.
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扶贫问题分析:以河源苏家围景区为例
作者:何小芊 刘宇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旅游  旅游扶贫  苏家围 
描述:quot;是其旅游扶贫模式,改变村民观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社区参与、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是客家文化旅游的扶贫工作的有效对策。
论中央苏区时期设计艺术的革命叙事
作者:钟福民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设计艺术  革命叙事  传统 
描述:因素,从而并未彻底传统决裂。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变迁
作者:李建猛 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台湾客家  文化传承  文化变迁 
描述:客家人在定居台湾的数百年间,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十分鲜明,有对原乡文化的传承,也有相对于原乡文化的变迁。在这一系列的客家文化传承变迁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客家人常年的迁移生活、定居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活在其周围的其他族群的互动,是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文学史的传统新质——兼论《客家文学史纲》
作者:唐金海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史  传统  新质  《客家文学史纲》 
描述:识及对历代客家作家作品的评述考辨、闽粤赣台客家文学的比较研究等,又是有"新质"的,为中国文学史撰著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三僚风水文化
作者:罗勇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僚村  风水文化  传承 
描述:风水的正宗代表.三僚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风水文化遗存,被学者们誉为"风水文化的博物馆".它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三僚在风水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为人们深入研究"原生态"的风水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和重要实验场所.
客家学之家族史料地方史料相关议题研究:以清代台湾南兴庄杨
作者:邱荣裕 江长青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谱  碑刻  契约  客家研究  台湾大溪南兴庄 
描述:追本溯源贡献心力.除了家谱之外,各种老字据碑碣、文物中的记录,表现出家族人物对于地方事务的参与,以及族内外之社会经济活动,相较于家谱的静态展现而言,透过老字据碑碣文物之调查研究,更能表现家族
客家方言的源流及赣方言的关系
作者:冯桂华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描述:客家方言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其影响仅次于普通话和粤方言。客家方言最远的源在中原汉语,较近的源赣方言密切相关。不过,现代客家方言的特征有别于现代赣方言的特征,客家方言和赣方言都有资格作为现代汉语独立的大方言。
赣南客家陋俗特征对策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陋俗  形态与特征 
描述:赣南客家风俗从价值看可分为善俗、平俗陋俗三种类型,其中,陋俗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但其本质特征是超出于客家人日常生活规范。城乡个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是可以消除陋俗弊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