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59)
期刊(314)
学位论文(88)
图书(75)
视频(13)
会议论文(8)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59)
期刊 (314)
学位论文 (88)
图书 (75)
视频 (13)
会议论文 (8)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4)
2014(482)
2013(238)
2012(244)
2011(275)
2010(264)
2009(120)
2008(120)
2007(44)
2006(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5)
南方都市报(80)
南方日报(80)
客家研究辑刊(21)
广播歌选(6)
广东艺术(5)
艺术教育(3)
农业考古(2)
音响世界(2)
人民音乐:评论(1)
福建現紅 客家話男女對唱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麗寬、特約通訊員 吳德祥 龍岩報道)福建龍岩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日前發現以男女對唱的情歌形式表達革命志向的革命民歌—《田婦討論》。 據了解,這首歌曲是用墨水寫在培田村雙灼堂正
“客家流行风”唱创新山歌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华生)月5日晚,第五届“客家文化节”闭幕式暨“客家流行风”歌舞晚会在深圳保利剧院举行,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福建、广州、梅州和深圳等地的知名客家歌手登台献艺,为现场一千
一路山歌飘 幽处泉水甜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区区大事(南方都市报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 南都讯 见习记者李榕小推车上放着塑料桶,推一推,歇一歇,在罗湖区大望文化高地,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队伍,他们都是来山里取水喝的人。这个队伍当中,有名年逾六旬的客家阿婆,她隔三差五来这里取水,推着小车,唱着客家山歌,歌声常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研究
作者:吴水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岭南  疍民  水环境  文化历程  文化景观 
描述:和中部以粤方言为主,岭南东部、东北部分别以闽南方言、客家方言为主,同时出现了以粤方言为主的多个方言岛,其中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咸水成为疍民独特的语言文化景观。在宗教与民间崇拜方面,以崇拜天后、北帝、龙母
打好“土楼牌” 唱响“客家
作者:石飘芳 江积仕 杨燕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好“土楼牌” 唱响“客家
嘱咐子孙跟党走(客家山歌)□郭耀南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放开喉咙把歌唱,高声歌唱共产党; 歌唱党的领导好,歌唱党的恩情长。 解放以前穷苦人,饥寒交迫受欺凌; 好得有了共产党,欢天喜地翻了身。 党心挂着全国人,条条政策都惠民; 政策铺成幸福路,社会主义好前程。 改革开放谱新章,城乡处处换新装; 座座新楼平地起,同唱高歌奔小康。 共产党的好主
雁洋镇集中培训客家山歌爱好者 助建文化旅游特色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近日,在梅县雁洋镇文化活动中心,近100名当地客家山歌爱好者参加该镇组织的集中培训,跟着客家山歌大师汤明哲唱起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据了解,该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创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部署,全力推进文化旅游特色区核心区建设,至今年12月底,将对本地客家山歌爱好者进行11次集中培训。 (尚华
作曲家饶荣发:客家山歌有“四情” 客家歌舞集《土楼神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土楼神韵》剧照。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近日,福建永定县创作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是客家山歌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这个大舞台。据了解,这部歌舞集的作曲是来自深圳的著名作曲家饶荣发。从北京参加演出回来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
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开展得如火如荼,记者进行了“探班”——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山歌幼苗班的老师向学生授课。 ●实习记者李少凤 去年报名人数200多、今年飙升到800人,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更多家长和山歌幼苗爱好者的眼球。第二期幼苗培训班最终录取了100名学员,于8月2日开班。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培训工作进展如何?日前,记者到市文化馆进行了“
专家提议对客家山歌进行流行包装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王俊)日前,作为深圳第五届客家文化节的一部分,客家流行文化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保利剧院举行。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就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如何发展客家流行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部分专家提出,深圳应推动传统客家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结合,打造客家流行文化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