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定县举行“弘扬客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签名活动
-
作者:赖初源 李添华 摄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下午,永定县在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振成楼前举行“弘扬客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签名活动,吸引了众多永定干部群众和前来 参加开幕式及大型客家歌会的来宾,他们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向联合国承诺要代全世界管理好世界文化遗产。
-
从广东七夕节的传播源流看其文化特征
-
作者:赵逵夫
期号:第3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七夕风俗 乞巧 牛郎织女 广东 客家
-
描述:乞巧活动的特征。当然,又受自然环境和当地习俗的影响而带有一些地方特色。所以,既有流传中时间、空间上的差异,也有传播人群的阶层差异。
-
客家凉帽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者:余琴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村民在展示客家凉帽的制作技艺。
本报讯 (记者余琴 通讯员李昌战、冼余汉摄影报道)昨日,记者从布吉街道文体服务中心获悉,该街道的甘坑社区“客家凉帽”被列入广东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深圳本次有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坑客家凉帽于2011年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客家“公太(婆太)神”的类别、分布地域和特点
-
作者:沈丽华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土著文化 祖先神信仰
-
描述:客家祖先神信仰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翔实的田野材料,梳理出粤闽赣客家地区公太(婆太)神的类别、分布地域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土著文化尤其是巫觋文化对客家文化的影响,指出了不同地域祖先神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地方性特征。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金县花朝戏初探
-
作者:李绮
期号:第11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朝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紫金县
-
描述:紫金花朝戏是客家地区具有唯一性的稀有剧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花朝戏起源、唱腔、表演、剧目、人物等进行发掘、记录和整理,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河源崛起。
-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定客家歌谣
-
作者:卢祥锋
期号:第9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定 客家 歌谣
-
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定客家歌谣,一直盛传于永定民间,是一种及具永定民间特色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是再现永定客家人生产生活面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凝聚了永定客家人的艺术才智;是她们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及具客家特色的民族音乐。它在永定区域极为普及,是一种地方特色浓厚的民间歌谣。
-
惠阳每年1000万元修缮客家文化遗产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阳育英楼。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匡湘鄂)日前,记者从惠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活动上获悉,该区启动了育英楼、会水楼等惠阳历史文化“八馆”的修复完善工程。惠阳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成功修缮了崇林世居、碧滟楼等客家遗产。
目前惠阳区共有国家重点文物
-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
作者:丛书编委会编撰
来源:北京:外文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
闽西文化遗产
-
作者:福建省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编
来源: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闽西文化遗产
-
大中国 历代文化遗产
-
作者:《大中国文化》丛书编委会编撰
来源:北京:外文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大中国 历代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