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砂拯救客家木偶艺术
-
作者:邓招福 张发生 袁思成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集戏台、展览厅、研究室、餐饮厅、停车场为一体的多功能的上杭县白砂镇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大楼完成选址、规划设计等工作。
木偶戏团是拯救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的主载体,上杭县白砂镇采取民间股份制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多方 筹资组建白砂镇木偶戏团,镇政府拨款1000元
-
客家“神位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是不是客家人,一看厅堂的“神位牌”就能知道一二。这是外人对确认客家人家庭的第一印象。
客家人不忘根源不忘本,对已逝去的祖辈,尊称“逝者为大”。除了要让其入土为安外,在家中厅堂正厅,还要郑重其事设立一尊神位牌。神位牌要标示一些具体内容:如周姓的堂号称为“汝南”,字“左昭”,“右穆”,约定俗成区别
-
客家古代家训
-
作者:江舟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家训(亦称“家戒”)是客家尊长(祖父或父亲辈)教育子女如何治家、做人的训导话或家庭中约束后代子孙的规则。三国时,诸葛亮写过《示儿》《戒外甥》,即所谓“我今方少年,志当存高远”、“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旨在要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向古代圣贤学习,不要追求功名利禄,不能做庸 俗的人。古代客家人祖先多
-
土楼“刘三姐” ――小记闽西客家山歌手李银兰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通讯员 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想唱山歌难起头,木匠难做天波楼;打石难打石狮子,打铁难打水吊钩……”见到李银兰,这位农家女歌手正在永定县城河滨“春霭园”与100多位山歌爱好者进行对歌。她委婉深情的歌声,博得现场听众的阵阵喝彩。现场听歌的吴天洪感慨地说:“李银兰 确实不简单,她在山歌中的比兴、双关
-
景区展新颜 风劲好扬帆 ——福建土楼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旅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车辆驶进永定湖坑,一条崭新而宽敞的水泥大道便让记者眼前一亮,心底难掩兴奋之情。昨日,记者在新落成的永定土楼游客服务中心主入口大厅看到,数百名游客正在秩序井然地排队买票,许多游客则围着导游听取景区亮点的介绍。
洪坑景区管理公司经理游海波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以来,来永定土楼旅游的游客比往年增加了许多
-
长汀筹建“汀州客家大剧院”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通讯员 黄启元) 1月12日,长汀县召开“汀州客家大剧院”设计方案评审会,邀请上海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后赵奎等专家前来评审,筹建“汀州客家大剧院”,着力打造文化建设新阵地。
长汀县加快文化宣传阵地建设,选址在汀江河畔的南寨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后面,建设“汀州客家大剧院”,邀请
-
闽西客家生育取名民俗趣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生育和取名,是每个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生育,闽西客家人习惯称之为“落月”,大多体现了闽西民间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闽西客家女子快生育时,生母需提前四、五天送一斤“落月猪肉”到女儿家,了解女儿的一切准备情况。生育时,在产房窗口插香,祈求“夫人”保佑顺产。若生男孩,则立即在门口放一挂鞭炮,同时在产房
-
向非洲人推广农业技术的客家汉子
-
作者:陈良锦 罗文伟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聂河兴赴尼日利亚前我们曾见过一面。1月10日,从非洲回来不久的他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黑了许多。
聂河兴是武平人,高级农艺师,武平县农业局农业干部。前年2月他被派往尼日利亚,从事农业技术援助工作,黝黑的面孔记录了他在非洲无尽的艰辛。
在农学院推广农业知识
前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我国政府和尼日利亚政
-
培田古村落:争创4A景区 打造客家影视基地
-
作者:罗展阳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城县培田古村落有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最美村镇”殊荣,近年来以它精湛的建筑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声名鹊起。因为培田的祖先给这个面积仅13.4平方公里、住户300多家,村民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培田村保存着30幢大宅、21座祠堂、6处 书院、1
-
客家古井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连城县农村,至今还保留有许多与客家祖宅同龄,挖掘在天井里的人畜饮用水井。由于客家人重视水源保护,几百年来,井水依然清澈见底,井底放养供欣赏的红鲤鱼游弋可数。图为庙前镇芷溪村一栋百余年罗姓祖宅天井里,至今保留完好、清澈见底的古井。 周宗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