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闽西日报>  闽西客家生育取名民俗趣谈

闽西客家生育取名民俗趣谈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3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03版(话说闽西)

【入库时间】20110620

【全文挂接】

【全文】

生育和取名,是每个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生育,闽西客家人习惯称之为“落月”,大多体现了闽西民间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闽西客家女子快生育时,生母需提前四、五天送一斤“落月猪肉”到女儿家,了解女儿的一切准备情况。生育时,在产房窗口插香,祈求“夫人”保佑顺产。若生男孩,则立即在门口放一挂鞭炮,同时在产房门口放一钵头,内放谷壳、樟树熏烧,叫“暗火钵”,以避邪;若生女孩,则这些全无。但不论生男生女,当天必须给产妇吃雄鸡蒸“产后药”,叫“食落月鸡”,同时请左右邻居吃粞丸。生育三天后,产妇母亲前来探访,叫“做三朝”。要为女儿送来鸡、鸭、兔、酒等物。生育后第12天,产妇母亲又来,送来阉鸡、红蛋之类,和叔婆伯娓一起吃粞丸,当天敬“夫人”,叫“做十二朝”。孩子出生一个月时需“做满月”,男女方的亲戚都需不请自到,叫“食满月酒”,亲戚送包裹婴儿用的裙子、衫子,产妇母亲则需送整套衣服、帽、裙,并亲自为孩子穿上。孩子出生第一百天,需“做百志”,产妇母亲需送来婴儿裤子,婴儿开始穿开裆裤,叫“扶坐栏”。当天敬神,神桌下放一大爬篮,里面放有算盘、毛笔、秤、镜子、剪刀、通书等物,由小孩爬在那里抓取,预示孩子长大后的意愿,然后宴请宾客。

孩子一周岁时,需做“过周”。一般风俗,孩子“满月”,亲戚不请也应自到;孩子“过周”则需请了才去。去赴宴的需送孩子衣服、鞋子、小母鸡,讲究的还送银手镯、银脚镯、银项圈等礼物;一般的客人,甚至只需送几个蛋即可。孩子剃头沐浴、拜祖宗后,穿戴上外婆送的新衣新帽新鞋袜,由大孩子背着上“踏碓”(舂米工具),推“土砻”(碾谷工具),到屋外“赶老鹰”,意为让婴儿见世面、爱劳动、壮胆量。孩子从此开始穿鞋着袜了。

孩子长到七、八岁后开始换牙,脱下的牙齿要丢到谷仓顶上,还需口念“老鼠公、老鼠妈,银牙和你换金牙”。有些地方,男孩16周岁时,父母亲要给他吃一只雄鸡,表示孩子已长大成人。

闽西客家民间给孩子取名,首先讲究按辈分取名。每一辈的名字中,均应有统一的辈分字,有的在名的第一字,有的在名的第二字,称为某字辈。一般孩子一出生,祖父健在的由祖父取,祖父去世的则由父亲构思名字,或请当地有声望的叔公代取。待到“做十二朝”或“做满月时”,将男孩名字写在一红纸条上:“新丁取名某某长命富贵”,贴在中厅正面屏风左侧,以正式宣布孩子名字。此名字叫“学名”或“大名”。 有的姓氏,如孔姓、曾姓等,早在古代祖先手上,便一次性地制订了世代子孙的取名辈分字,后代子孙必须依规取名,不能变更。由于客家世代的取名民俗,姓名多为三个字;个别人取单名,连姓也才两个字;只有上官、司马、欧阳等复姓,才会有四个字的姓名,因而社会上同名同姓者不少。旧社会交通不发达,人口的流动性不大,因而重名造成的麻烦也就不多;如今交通发达,人口大面积流动,人际交往十分频繁。所以重名重姓现象,已给社会造成了诸多麻烦。

闽西客家习俗,孩子除了“大名”之外,一般还有“奶名”,亦称“小名”,多由祖母、母亲或外婆所取,或幼时由一人说出后众人传开造成既成事实的。这些奶名,闽西客家民间习惯要求取得亲切,尤其需贱,如四狗、五牛牯、乞食子之类,有的寄托于植物,如樟树生、荷树佬等,有的甚至直接以动物生殖器作奶名。因狗、牛、乞丐及树木之类,都身体健壮易养,故孩子取这些奶名,身体会“少事头”(少疾病)。也有以孩子辈分重叠作奶名的,如大大、三三、满满;也有以孩子大名中的一个字重叠或在前面加“阿”作奶名的,如宁宁、阿福等;还有以别人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特征等给的诨名、绰号,自己加以认可而成奶名的,如:大炮子、蛮鬼等。

闽西客家还有个奇特的习俗,即孩子会讲话时,为了让孩子吉利和在成长中一直健康无疾病,便故意提高孩子的辈分,让孩子叫父亲为“阿哥”或“阿叔”,叫母亲为“嫂嫂”,或不叫“爸爸”、“妈妈”,而叫父母亲的奶名。子女多的,有的不叫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而一律直呼其名。这些,据说都是为了追求孩子的吉利和成长过程中的“少事头” 。

□ 何志溪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