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60)
期刊(160)
图书(12)
学位论文(5)
视频(2)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60)
期刊 (160)
图书 (12)
学位论文 (5)
视频 (2)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4(225)
2013(112)
2012(88)
2011(104)
2010(85)
2009(43)
2005(10)
1998(1)
1994(1)
1993(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84)
其它(18)
广州日报(11)
赣州晚报(8)
城市画报(4)
学术研究(2)
人民之声(2)
政大史粹(1)
食品科技(1)
炎黄世界(1)
百年南社与客家梅州
作者:刘奕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南社广东分社第一次雅集合影 南社刊物保存了大量梅州籍成员的诗文作品 ■附录:梅州籍南社成员名录  【钩沉】 提要:2012年4月底,上百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南社成员后裔,齐聚苏州周庄,研讨南社的人文精神遗产,了解周庄挖掘保护南社人文
三明市客家代表团访问印马新三国
作者:金华丽 玲丽艳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日前,应印尼客属联谊总会、马来西亚居銮客家公会、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邀请,三明市政协副主席、第25届世客会组委会副主任赖逢良带领三明市客家代表团赴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访问。印尼客属联谊总会向第25届世客会捐赠100万元人民币,预祝三明世客会圆满成功。 在马来西亚,赖逢良一行拜会了马
吴伯雄:愿最大诚意与陆合作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吴伯雄(前左)及夫人(前右)23日参观了广东梅州的客家博物馆,馆内的一句客家古训“惧内家富豪,欺妻一世贫”引起吴伯雄及其夫人的开怀大笑。 吴伯雄(左三)与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右三)等23日在客商产品展销、招商引资成果展外的巨型柚子前合影留念。均据中新社 结束在福建的4天行程后,中国国民党荣誉
客家山歌唱进小学课堂音乐课教授客家山歌,鼓励孩子们传承传统
作者:刘颖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都讯 记者刘颖 通讯员王丁 对于生活在深圳的不少年轻人来说,可能并未听到过客家山歌。不过,在龙岗区坪地街道第二小学,客家山歌已经走入音乐课堂,今后,每个年级的孩子都要至少学会唱一首客家山歌。 前日下午,坪地第二小学五年级(三)班,一阵客家山歌声从教室传出。这里正在上一堂音乐课,除了日常儿歌,老
客家大佬温兴春辞世享誉文史教育界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资料图片 【侨报讯】屏东客家籍大佬温兴春,14日晚因胰脏癌病逝,享寿87岁。温兴春是屏东的国民党籍客家大佬,和民进党籍的邱辉,并列国、民两党在屏东客家庄的两大龙头。他在高屏教育界
坪山金沙社区有两座建于清朝的大型围屋,但因土地整备,政府有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昨日拍摄的青排世居。 深圳商报实习记者 肖晓峰 摄 破旧的青排世居依然有着昔日的不凡气度。这是记者昨天拍到的情景。 深圳商报实习记者 肖晓峰 摄 深圳商报实习记者 肖晓峰 坪山新区坑梓金沙社区青排居民小组老屋一巷八号,有座建于清代早期的客家民宅——青排世居,因背靠青排
樟木头“三姐妹”唱响客家山歌
作者:黄超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客家山歌“三姐妹”在曲艺室内练山歌。 Face 人物:巫春兰、罗才娣、福娣 年龄:58-69岁 标签:客家山歌“三姐妹”,创作30首山歌,每年参演30场 “唱我们自己写的山歌,才能唱出真情实感。”———&巫春兰(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在樟木头镇有一
陈江艺人华D把握命运计划投资300万建客家音乐工作室两次做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华D近照。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今年“五一”期间,在宝岛台湾第十届桐花祭客家流行音乐演唱会上,来自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的客家艺人华D(艺名)以一首《客家人系有料》撼动全场。 恋“天王” 不顾家人反对辞工变身“小张学友” 华D,原名冯浩华,1975年出生在陈江街道一个普通的客家
偶尔吃个客家菜
作者:杜家祁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杜家祁(香港)·自由行 回了深圳一趟,吃了两顿饭。两顿都是客家菜,感觉和香港吃到的客家菜有点不同,但深圳的可能更为地道,而且都很好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吃的时候,想起报上各样关于食物品质的报道,心里有点忐忑。中午的那家饭馆,在墙上贴出告示,保证他们的食材是绝对安全,也没有地沟油,但晚上那间饭馆,
客家门匾
作者:黄传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不管从哪个方向进入上犹县境,你都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家家户户门额上都绘有精巧别致的匾框,框内写着四个大字,熠熠生辉。这就是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上犹客家门匾”。匾额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眼睛”。一块制作精美的牌匾融汉语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