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以龙南客家围屋为例
-
作者:殷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建筑 龙南客家围屋 客家民居 民居保护 民居再利用
-
描述:。而龙南是拥有围屋最多的县,这里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如何让如此众多的围屋再次焕发生命力,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为保护客家传统和客家文化而服务是本课题所讨论的重点内容。 保护和再利用
-
大万世居客家围保护规划研究
-
作者:张韧柘 吴迪
来源: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深圳 客家围 大万世居 保护规划
-
描述:场地,维持世居作为客家原住民精神寄托的重要地位。同时,规划认为可以利用围屋内外的室内室外空间表演、展示客家民俗风情、安排客家民俗体验活动,开展客家文化旅游活动。在规划中将体现客家先民智慧的沙墩陂水利工程一并纳入旅游展示活动。
-
广东梅县“旅游强县”的实施与县城经济转型的探讨
-
作者:陈广万
来源: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牡丹江区域旅游合作大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绿色崛起 旅游强县 客家文化 围龙屋 客家文化长廊 潮梅文化旅游区
-
描述:本文以粤东北山区的梅县,近十年来在绿色崛起,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清除有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依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典型的客家文化氛围,推出山中田园诗,梅县客家情的绿色生态休闲游和叶帅故乡美,客家风情浓的红色旅游为主题,创旅游强县系列措施,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
-
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市个案研究
-
作者:肖文燕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侨 侨乡 梅州 社会变迁
-
描述:上,从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即群体与大社会的结合)的视角,以个案的方式深入考察华侨在侨乡经济、教育文化、民俗等领域的活动情况,试图揭示华侨影响下的侨乡社会变迁以及华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客家华侨所
-
广西贺州客家鸡歌调查与研究
-
作者:苏秀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贺州 客家人 民间文学 鸡歌
-
描述:了解客家人的社会历史背景、现实经济状况、政治思想、民间信仰、文化生活和审美趣味等,广泛搜集与客家鸡歌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客家鸡歌的文本与“活态”两方面入手,分析概括鸡歌的,文学艺术特点、审美取向,考察鸡
-
成都洛带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开发策略研究
-
作者:褚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真性 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
描述:体系与开发模式的研究和客家民俗文化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对洛带客家古镇的实地考察和对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旅游者需求和体验的视角对洛带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的开发现状进行了研究,对问卷调查
-
桂南采茶戏戏班的调查与研究:以博白大坝龙旺采茶剧团为个案
-
作者:孙宝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桂南采茶戏 民间戏班 文化生态 保护
-
描述: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的危险,桂南采茶戏自然也不例外,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目前桂南采茶戏正处于演出市场严重萎缩和观众群老化的尴尬现实生存环境中,一些
-
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
-
作者:范佐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壢 福佬化現象 客家認同 族群同化 族群認同
-
描述:,在家庭方面與族群間的大量通婚、客語環境於家庭中的營造有顯著的正相關,在社會方面由於福佬文化為主流,民眾普遍使用福佬話,導致位於邊陲的客家文化,客語流失愈嚴重。在客家認同方面的表現上,「福客通婚下
-
客家书画展香江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梅州市政府、香港梅州联会、香港嘉应商会、香港崇正总会、香港裕华国货有限公司主办,梅州市旅游局承办的“梅州客家书画文化节”展览活动日前在香港九龙弥敦道裕华国货公司大厦举行。展期从8月7日至17日,共展出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钢笔画、剪纸等58件作品,全部出自梅州当今客家知名书画艺术家之手。开
-
客家土楼里的“新”农民
-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摇身变“演员”。湖山乡农民李福渊(右)身怀绝技,被聘为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的演员。他同时能演奏9种乐器,成了“一个人乐队”,给游客带来意外的乐趣。
摇身变“老板”。洪坑村的林尚上开办了一家土楼旅游纪念品和土楼特产的专卖店,当上了“老板”。像林尚上这样靠参与旅游服务增收的土楼农民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