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49)
期刊(172)
学位论文(53)
视频(11)
图书(7)
会议论文(4)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49)
期刊 (172)
学位论文 (53)
视频 (11)
图书 (7)
会议论文 (4)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11)
2014(248)
2013(86)
2012(71)
2011(77)
2009(43)
2007(11)
2006(17)
2003(4)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02)
其它(67)
香港文汇报(35)
广州日报(8)
惠东乡情(3)
韶关学院学报(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华夏星火(1)
学术论坛(1)
音响世界(1)
老广怀念西关骑楼新客家感激羊城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老广州唱起“落雨大、水浸街”,怀念南方的骑楼,新客家人感激广州这片土地给了自己成功的机会……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联同南方日报社、广州电台奥运风云962推出“我最爱的那片土地”征文比赛,历时一个多月,从广州甚至全省各地寄来近两百篇文章,记录了广州以及全省各地的土地变迁。目前,征文正式告一
客家旧习漫谈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照 客家人有不少传统习俗,影响久远的主要有三。 一是敬鬼神。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小农经济社会,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经常处于不利和无力的境地,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界萌发出各种猜想,鬼神论应运而生。客家人既信鬼,也信神。就鬼魂而言,客家人相信“生死轮回”,认为人死后精灵不灭,或升天成仙,或投胎转世,或
三峡移民女嫁作客家媳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新兴街移民老年人在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① ② ③ 在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龙湖社区,有一个只有一条街大小的居民小组——— 第七居民小组,住了21户共72位从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高圹村来的新客家。这些新客家为支持三峡水电站建设工程的需要,于2002年8月千里迢迢来到了惠州安居。一晃6年过去了,当
客家古戏台与古戏联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爱看戏。过去,戏剧演出便是客家人最主要的文化生活,甚至于私人请戏班演戏,成了某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在许多地方都建有固定的戏台,这些古戏台,都贴有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戏联。如上杭中都“千年台”就贴着清光绪年间文人何金甫撰的对联:千万英雄豪杰扭转乾坤显功绩;百十年岁周转忠孝贞节蔚成风。 永
雁南飛北緯24°的風情 客家人的心靈家園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本報記者:徐紅特約通訊員:謝偉志 鍾鵬偉 北緯二十四度,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全世界能夠達到寶石級的翡翠,只有在北緯二十四度的範圍內才能夠找到。聞名全球的小海島沖繩,風景秀麗的雲南大理和昆明,也坐落在北緯二十四度這一區域,雁南飛恰恰也坐落在這「神奇的北緯二十四度」。 雁南飛,鑲嵌在客家地
我市已有粤曲社团百余个惠州本地戏剧文化受广府和客家文化双重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董智媛)2009年1月3至6日,我市2009年元旦春节系列文体活动之 “雅居乐地产·粤剧专场”将在我市西湖大剧院举行,广东粤剧院一团、二团等单位的著名粤剧演员将连续4晚为我市观众献上《山乡风云》、《狸猫换太子》、经典折子戏专场、《三脱状元袍》等经典剧目,我市不少粤剧爱好者纷纷表示欢迎
新老客家聚一起乐度晚年随子女来惠州定居老人融入惠州环境,生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下午,吴文腾在市老年大学创作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丘思远 摄 “我们这帮老人在惠州生活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唱歌跳舞写字绘画都能结识一大帮友人,惠州本地人个个都很热情。‘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这句话我有深切的体会。”江西省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吴文腾老人2006年随儿女到惠州
相见欢 客家山区,省里下来了演出队。群众看到了最有趣的
作者:阙道华叶蓝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阙道华 通讯员 叶蓝 摄影报道 一台露天的演出,对于省里来的艺术家和演员们来说,这只不过是职业生涯里一次微不足道的经历,这只是一道例牌欢乐制造工序。然而对于广东最东边梅州山区的客家人来说,那些说着电视里的人一样标准的普通话的俊男美女,让这个元宵节跟以往有了些不同。
客家功夫舞麒麟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竹林寺弟子在表演螳螂拳。 在坪山,黄耀华师傅的大旗舞到哪里,哪里就有精彩的舞麒麟表演。 舞麒麟是客家传统民间文化。在龙岗区坪山,练习螳螂拳的竹林寺传人必练舞麒麟,以增强功力。坪山正将舞麒麟和螳螂拳作为一个项目,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杆金黄镶黑边的三角大旗迎风飘舞。在大旗下,唢呐、锣鼓
目不识丁却出口成歌 擅长自编自唱客家山歌的冯乃福被乡亲们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冯乃福近照。 照片由本人提供 冯乃福今年78岁,是惠东县安墩镇杉元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因自幼家贫,无缘上学,直至4年前斗大的字也识不了几个。但是他嗓子亮,聪颖过人,年轻时耳濡目染中竟无师自通,学会了自编自唱五句板客家山歌,被乡亲们誉为“山歌王”。 从小不识字 却能自编自唱出口成歌 冯乃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