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都县客家人的丧葬礼仪与道教关系初探
-
作者:刘东荣 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葬礼仪 聚居 客家人 传统习俗 道士 赣南 仪式 特色 初探 交流
-
描述:特色。本文试从介绍于都道教的渊源、派系及教义入手,进而分析于都丧葬礼仪的仪式过程及道士在其中的作用;并就丧葬礼仪的特点、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功能和消极面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专家和学界同仁不吝指教。
-
客家研究中的“文明冲突论”——读《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
-
作者:魏明枢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治年间 《战争》 “文明冲突论” 广东 咸丰 客家研究 遗忘 社会影响
-
描述:和方志等材料,足见作者花了大量的功夫,也体现了作者的治史功力。本文主要就本书的有关问题并联系当前区域文化(包括客家学)研究中的一些情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
客家汉民系与福佬汉民系族源探析
-
作者:黄锦树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人 族源 百家争鸣 不同意见 同中有异 潮州市 客家学
-
描述:新意见”。因此.笔者不避浅陋,也想就此提点不成熟看法,并将客家民系同中有异的福佬民系相比较.一同就正于方家。一、三古帝苗裔迁移概述
-
客家人及其语言和文化
-
作者:罗美珍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客家是什么人近年来随着世界客属恳亲、联谊会几次在国内召开以及客家学热在国内兴起,人们从新闻媒体中不断听到客家的字眼。客家是什么人,客家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纯汉人说、汉族主体说、土著主体说、多元一体说、还有与彝语支语言同为山上人之说等。笔者的看法兼多元一体和汉族主体说。
-
积累与嬗变:略论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
-
作者:刘劲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形成过程 区域文化 人类学 社会集团 心态意识
-
描述:在客家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接触到这么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客家?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怎么形成的?它具体成形于什么时候?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其中仅客家民系形成年代,就有所谓秦汉说、唐宋说、宋元说、明清说多种。笔者以为,所有这些看法都忽略了客家群体
-
闽西客家民居建筑初探
-
作者:何郑莹 裘行洁
来源:亚洲民族建筑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民居建筑
-
描述:客家民居建筑是客家文化的良好体现,不同类型的客家民居在地域上分异明显,其建筑形态受到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文章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客家民居建筑的演进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黄遵宪诗学思想综论
-
作者:郭真义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诗学思想 本位 主体 新旧杂糅
-
描述:黄遵宪在不同场合,对诗歌本位、诗歌的形成、诗歌的创作的主体、诗歌作品、诗歌功能等方面问题,都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其诗学思想是晚清特定历史时空下的产物,其中既有继承中国传统诗学思想的一面,又具有反传统的一面,这使他的诗学思想呈现出新旧杂糅、中西合璧的特色。
-
论永定客家土楼利用与保护间的共生关系
-
作者:严志铭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定 客家土楼 利用 保护 共生关系
-
描述:永定客家土楼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同时也在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如何在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客家土楼,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永定客家土楼在保护和利用间建立共生关系谈点看法。
-
客家方言的形成究竟在何时
-
作者:温汉宏
期号:第2期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客家话 北方官话 北方话 语言保持 闽粤赣边区 客家地区 语言变化 少数民族语言 客家先民
-
描述:客家方言的形成究竟在何时温汉宏(湛江师院马列教研室524048)国内外研究客家学的专家、学者对客家方言的形成时间众说纷坛,莫复一是。笔者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首先对客家话和客家方言应该区分开来。除了近代、现代形成了客家方言以后的客家话可与...
-
道教与赣南客家人的丧葬礼仪——以于都县为例的研究
-
作者:罗勇 刘东荣
期号:第2期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人 散居正一道 丧葬礼仪
-
描述: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相互结合参证的办法,从介绍于都道教的渊源、派系及教义入手,进而分析于都丧葬礼仪的仪式过程及散居正一道士在其中的作用;并就于都丧葬礼仪的特点、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功能和消极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