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搭摇滚摇出客家山歌好声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潘海兵在他的音乐工作室里进行创作。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许文昌 摄 人物简介 潘海兵,1976年生,祖籍广东梅州,现居惠阳淡水。淡水第二小学副校长、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市流行音乐学会副会长、惠阳区音乐家协会理事,是惠阳本土名副其实的音乐创作才子。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许文昌
-
杯花舞后继有人150岁客家民间艺术焕发生机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姑娘们手拿着小巧的“伯公杯”,伴随着轻盈优美的舞蹈,轻轻敲打,杯声阵阵,时而悠扬,时而清脆。如此独具风情的舞蹈便是在粤东客家地区兴宁市流传了150多年的民间艺术杯花舞。
“‘杯花’原是清代在兴宁流行的道教中的法事舞蹈。道士在表演时是用五句板说唱的竹板进行击拍的,100多年前,道士朱官祥对‘杯
-
“客家文化的自觉性让我感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摄制组在大埔深入到陶瓷生产车间采访。(照片由丘佳纳提供)
●本报记者李少凤通讯员林文昌
8月27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摄制组一行来到梅州,对我市各县(市、区)的建筑、饮食、民俗活动以及杰出乡贤等具有鲜明客家文化特色的项目和人物等进行深入采
-
凌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赞誉梅州是—— 客家人的精神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凌峰接受记者采访时声情并茂地在讲述。
●本报记者李少凤古礼贤
多年来,凌峰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四处奔走,他孜孜不倦的精神为国人所敬重和钦佩。他所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不仅将镜头对准大陆的山川雄姿、风土人情,更关注人的命运,以人为载体,记录历史,生动地展现了中华大地日新月异
-
客家地名中“岌”实为“鑼”之误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交通游览图·大埔县》地图,湖寮镇有一村名印为“矮岃背”
【勘误】
梅州客家地名中,有一个字读为rèn的,如大埔县的“竹子rèn”、“旧洞rèn”、“矮rèn岗”、“沙子rèn”、“rèn头岗”、“rèn头坪”等等;梅县等地的“赤rèn岗”、“教子rèn”、“瓦窑rè
-
两岸记者在台寻访客家文化(台北传真)
-
作者:徐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达京古厝内的“喜”字窗体现客家建筑特色。
屏东县佳冬乡六根村老街的一首客家诗《共样》。
佳冬乡六根村老街的特色墙壁,代表着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美浓、六堆、土牛
文物馆诉说客家故事
台湾生活着400多万客家人,他们来自同一个故乡——大陆。300多年以前,为了生
-
一方圣旨匾两岸客家缘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台湾训导王之机圣旨匾
在永定县高陂镇富岭村,至今保存着一方台湾府训导王之机的圣旨匾额。该匾品相完好,图案、文字十分清晰,对研究闽西客家赴台科举、任职、垦殖、开发等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方弥足珍贵的涉台文物。
圣旨匾额的中央镌刻着“覃恩敕封”四个大字;落款处钤有玉玺一
-
客家新韵唱响文博会 张国勇执棒交响山歌
-
作者:于雪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交响山歌·客家新韵》将在文博会期间上演。 (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于 雪
深圳原创交响乐作品——客家山歌主题交响曲《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作为2012年
-
回望客家民系千余年迁徙奋斗史《客家史略以历史族谱记载为依据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自西晋永嘉之乱起,北方战乱频繁,加之水、旱、虫、冰冻灾害不断袭来,为求生存,识变从宜,北方汉人被迫不辞关山迢迢向南迁徙。早期南迁汉人,有的沿汉水入湖北或者湖南洞庭湖地区;有的则往安徽、河南、江苏等江淮地区和长江以北地区迁移。
客家先民与原住民和睦相处,最终融为一体
尔后,祸乱、天灾不断扩大加剧,
-
体验客家 民俗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第11届深圳市罗湖区少先队夏令营赴河源市、梅州市、兴宁市,开展“手拉手保护母亲河”东江环保科普实践、特区山区少先队手拉手助学关爱活动、体验客家民俗文化活动等。图为兴宁客家围龙屋客家民俗文化体验活动。深圳特区报记者程海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