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浙江金华客家
-
作者:古小彬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金华客家人居住在崇山峻岭的山腰上
[天下客]
2008年,我在编辑《古氏史志·第二卷》向海内外征文时,复旦大学哲学研究生、浙江省金华市资深记者古开法的一篇《老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文中提到的“我家在丁久是客姓”之句,引起我的格外关注。我当即去电询问其“客姓”之源,答复是“祖籍
-
冯大利四角楼住过“一家”300口位于惠东白花镇田洋村,是迄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冯大利四角楼外景。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罗日新 邓晓君 摄
古围屋墙上有不少图案。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罗日新 邓晓君 摄
惠东县白花镇田洋村有座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客家古围屋,当地人称之为 “冯大利四角楼”。该屋占地面积5752平方米,房屋达160多间,是迄今为止
-
海南宝岛,南国珍珠。据文献记载,早在900多年前,客家先贤
-
作者:古小彬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渡琼会馆”匾额的右边有一行小字,清楚标明刻匾的时间:“民国八年九月谷且”;左边也有一行小字,是书写人的落款:“琼崖道尹饶芙裳书”(道尹相当于清朝知府,民国初改称),还有印章。因年深日久又经多次搬迁,其中间明显已有一条裂缝。匾额目前由“渡琼会馆”创办人钟鹰扬(1856—1911)的孙子钟振
-
畲族民歌在迁徙途中的遗留
-
作者:蓝雪霏
期号:第3期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歌歌词 闽南山地 山歌调 闽南方言 凤凰山 诏安 闽南语 客家山歌 潮州 嫦娥
-
描述:畲族是个迁徙的民族,明万历(公元1573—1619年)刻本《永春县志》:“又有畲民,巢居崖处,射猎其业,耕山而食,率二、三岁一徙……”;①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刊本李拔《汀州府志》云:“汀瑶人”,即畲族“随山种插,去瘠就腴”②;清乾隆二十七年(1...
-
研究客家文化的先贤罗蔼其
-
作者:罗可群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方言 优良传统 先贤 大学生 皇家文化 客家妇女 母亲的教育 移民实边 爱国思想
-
描述:研究客家文化的先贤罗蔼其罗可群罗蔼其(1868~1942),字()云,又名元(yin)。是研究客家文化的先贤。清同治七年(1868),罗蔼其出生干嘉应州的星坳背村(今属兴宁县径南区,名为星耀村)。罗蔼其的母亲是堪称模范的客家妇女。她“事姑以孝,相夫以...
-
边界仪式“枪锅庄”:嘉绒地区战争性迁徙与社群整合的个案考察
-
作者:李菲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生于此。清乾隆年间的小金川之战①由金川弹丸之地而起,历来穷兵黩武之诟病,但客
-
蒋经国“赣南新政”与赣南客家宗族社会关系简论
-
作者:刘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导言"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的赣南,"地大山深,疆隅(域)绣错"(清同治《赣州府志》)。东以武夷山脉为障,南凭巍峨的大庾岭和九连山,北临低矮的雩山,形成一个周高中低,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故在中国历史上,不易为外界风气所影
-
不辱使命的何如璋
-
作者:姚洛
期号:第2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如璋 李鸿章 明治维新 日本人 黄遵宪 中日两国 翰林院 对外通商 本国政府 琉球
-
描述:广东大埔何如璋(一八三九——一八九一),是一位爱国的、有远见卓识的外交家。当他还未崭露头角时,和许多农村的客家子弟一样,在穷山沟里过着贫困生活。十三岁失学放牛,但他有副蛮劲,骑上牛背也要读书,勤奋自励,遂有所成。未冠,入邑补廪膳生,咸丰七年举于乡,同治四年任五品
-
长乐学宫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宫 长乐 建筑群 五华县 广东省 校园 中学
-
描述:长乐学宫位于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五华中学校园内。该学宫始建于宋朝,现存学宫由照墙、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东庑、西庑等建筑组戌,其中棂星门为近年重建建筑,其余均为清同治6年(1867)重建之物。建筑群四周建有宫墙,戍合抱之势,将各建筑单体包围其中形成院落。
-
客家地区的古山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远县仁居镇宝珠寨(寨门)
[史迹]
冯锡煌文/图
在客家人南迁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饱受战乱和匪祸之苦。时至今日,客家地区一些险峻的山上,仍然保留着一座座古老的山寨或山寨遗址。这些古老山寨,在冷兵器时期的屯兵作战和百姓躲避“兵祸”、“匪祸”中,都起过重要作用。
众多的古山寨中,有历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