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六约新村: 现代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天下客】
提要:300多年前,随着清政府颁布“迁海复届”的命令,生活在福建、广东和江西山区的客家人大量迁徙到今天深圳的龙岗、宝安地区,开启了客家人在深圳的历史。300多年来,客家人在深圳这块土地上打拼,建设自己的家园。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大业相伴,随着深圳经济的腾飞,居住在这里
-
食正宗客家风味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到梅塘村感受农家淳朴风情
客味十足的围龙屋星园酒家
“老字号”推荐
游客来梅州,品尝原生态客家风味食品,梅州老城众多老字号是最佳选择。在油箩街,游客可品尝各种客家特色的油炸食品;在金山顶,官井头的牛杂令人回味无穷;在文保路,尚记的肉丸和盐焗食品也有独特的风味;另外,凤尾阁的荣记汤圆、泰康路的吕伯
-
客家二十四节气的农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曾本元
在我国历法的农历中,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而每个节气,在客家农村都有独特的农谚。这些农谚内容独特,丰富有趣。过去许多农人俱耳熟能详,并指导农业生产。时移世易,现在能流利背出这些农谚的农村人已不多,现择其要者列出,以飨读者。
立春:交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雨水:雨水下雨,农民心欢喜。
-
开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研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日前,梅州市文化生态旅游研究会和“广东(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营建技术及其示范研究”课题组,联合在我市设立了一批“广东(梅州)客家文化旅游研究示范基地”,梅县雁南飞茶田景区、梅县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广东飞天马茶文化旅游产业园、梅州市飞龙慈橙旅游产业园、梅州市金穗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区、梅州市凤
-
扮靓家园彰显特色 建设令人向往的客家乡村
-
作者:谢航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在4月24日举行的梅州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上,与会的市、县、镇、村干部进行认真讨论,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市住建局局长谢航和市林业局局长凌松宏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现将其发言文稿全文照登,以飨读者。
这次会议,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动员会,也是厘清发展思路的研讨会,又是再造我市发展新
-
我市举行媒体见面会 陈小山通报第二届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梅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潮华涂样生特约记者梅新)昨日下午,我市举行媒体见面会,向来自中央、省、港澳地区及本地的10多家新闻单位的30多名记者通报第二届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梅台农业合作交流会暨客家美食文化节相关情况。市委副书记陈小山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副市长邓建华主持媒体见面会。
据了解,梅州市第二届名
-
两岸客家心相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谭元亨(广东省政府参事、华工教授、博导、客研所所长)
欣闻梅州被定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很是兴奋。梅州是客家人聚居的中心地,有“客都”之誉,而台湾亦拥有五百多万的客家人,其中,原籍是梅州的约180万人,因此,梅州定为两岸的交流基地,可谓实至名归。
抚今追昔,梅州与台湾的客家人,血肉相连,说得上“
-
大义大爱客家女大德大孝树楷模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最值得赞赏的当推客家妇女了。”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如此评价客家妇女。无独有偶,英国学者爱德尔也在他所著的《客家人种志略》一书中说道:“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妇女的吃苦耐劳、聪慧勇敢、贤惠忠贞,在国内向来是有口皆碑的,而在英、美等外国人眼中
-
为繁荣发展客家文化添彩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缘起长潭仙洞,一面红旗招风,最爱百家诗,处处真诚迎送。圆梦!圆梦!应试北京高中!”这是我市嘉应诗社近十年来组织的“百人诗会”活动的主题曲。主题曲歌词出自原梅县地委宣传部部长、嘉应诗社社长罗滨之手。多年来,他和我市许多诗词楹联爱好者有着共同的心愿,希望我市争获“诗联”两块文化金牌。经过我市各级、各部
-
客家“创意蓝染”台中重放异彩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年轻学员在展示他们的创意蓝染作品
【写真】
展现“蓝白之美”的客家蓝染,在台中消失多年以后,于今重放异彩。记者近日来到台中市太平福石园生态教育园区走访,但见阳光下,一块块蓝染布随风轻舞,漂亮的色彩、独特的创意,编织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太平区头汴坑是一个传统的客家庄,一千多村民约有八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