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107)
报纸(6256)
图书(1425)
学位论文(1221)
视频(386)
会议论文(341)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107)
报纸 (6256)
图书 (1425)
学位论文 (1221)
视频 (386)
会议论文 (341)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398)
2014(12034)
2013(1274)
2012(1311)
2011(1279)
2010(1108)
2009(694)
2002(50)
1999(1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28)
梅州日报(1768)
闽西日报(865)
客家人(133)
客家(113)
客家文博(106)
台声(58)
人民音乐(16)
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3)
音乐爱好者(3)
我市两个节目代表福建省参赛 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将
作者:钟德彪 何志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广东省文联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将于9月19日―21日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由龙岩市文联、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客家风
现代广东客家文学史
作者:罗可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客家  民族文学  文学史  广东省 
描述:现代广东客家文学史
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举行主题演讲
作者:廖勇飞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昨日,由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省台办、龙岩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台湾、香港、北京、广东、广西、江西、厦门、福州、三明及日本等地
民俗文化对赣南客家人养生健身意识与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作者:江雪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俗文化  赣南  客家  养生  健身 
描述:文化底蕴深厚,赣州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南高于北,山峦起伏,江河纵横密布。境内地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赣南是最大的一块客家人聚居地,赣南客家人和世界各地
赣南客家祭祖的音乐文化人类学研究
作者:肖文礼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祭祖仪式  传统乐班  音乐功能 
描述:学的研究视角,详细记录两个个案的仪式过程;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较,探讨仪式及与之相关行为存在的深层原因;通过对民间艺人的采录,建构民间艺人知识体系中的音乐行为模式;通过对音乐本体的分析,揭示音乐与仪式的内在联系,阐述音乐如何在仪式中发挥其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功能;最后提出,构成仪式的每一样事物都彰显出一个宗族强大凝聚力的文化内核。
客家文化节深圳揭幕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郭珊)第三届“深圳客家文化节”昨晚在深圳拉开帷幕。本届客家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高峰论坛”、“艺苑风采”、“创意讲座”和“画廊影展”四大主题,共涵盖11个项目,活动将延续至12月30日。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杨宏海表示,广东歌坛在借助流行音乐创作形式推广客家山歌方面,有过成功的尝试,例如陈
客家特色亮相龙岗公园文化节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唐毅通讯员/吴玉雷)在自然康乐的气氛下,客家特色频频亮相。在元旦前后,龙岗公园文化节中,客家麒麟队、旱船、秧歌队载歌载舞,同时在元旦期间还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新年客家风俗集体婚礼。 日前,龙岗区龙潭公园内锣鼓声声,公园内鲜花簇锦、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深圳市第二届公园文化节龙岗分会场活动精
最后的村落—客家的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
作者:赖水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客家文化  乡村  教育  道德教育 
描述:宋代及以后中国上千年的思想和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创造性的移植,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原文化的再创造。这充分说明教育是文化遗传,教育是社会遗传。从客家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兴旺且长盛不衰来看
中国大陆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重点对梅
作者:钟声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客家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  区域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件的区域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优化。本研究取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中国大陆客家人居分布范围广,空间上基本上与泛珠江三角洲合作区域一致。客家人聚集区具有共同的特点:居住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生态
明清时期粤东北流民与社会变迁
作者:周伟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北  流民  客家  生态 
描述:的认同,通过参与科举、组建宗族等方式,极大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逐渐取得了地方社会的控制权。随着流民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直至完全“土著化”,流民群体开始拥有了书写自身历史的权力。这也促使粤东北地区的区域认同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而这正是十九世纪出现“土客问题”之后,“客家人”认同意识产生的历史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