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595)
期刊(3037)
学位论文(893)
图书(253)
视频(168)
会议论文(97)
图片(2)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595)
期刊 (3037)
学位论文 (893)
图书 (253)
视频 (168)
会议论文 (97)
图片 (2)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171)
2014(3867)
2013(969)
2012(985)
2011(893)
2010(766)
2008(390)
2007(222)
2006(127)
2004(6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76)
客家研究辑刊(146)
创作评谭(18)
人民论坛(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5)
广东社会科学(4)
贵州民族研究(4)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3)
科技咨询导报(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论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在仪式音声中的体现:以博白客家“做斋”
作者:李臻  期号:第6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做斋”仪式  非倾向性功能  审美功能  倾向性功能 
描述:构成段落以及唱词科本相结合,从信仰核心层面去探究仪式音声的情感体验。
浅议汉字文化圈背景下的客家话①研究:以三个入声字为例
作者:罗鑫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字文化圈  现代汉语普通话  入声字  客家话  中古时代  阴平  阳平  上声 
描述:众所周知,中古时代(约6世纪-lO世纪)的汉语有4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4声,但两者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平上去人”,后者指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市场经济对地方生态知识的影响:对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人类学量
作者:周云水 李旺旺  期号:第5期 来源:西藏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地方生态知识  独龙族  门巴族  珞巴族 
描述: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独龙族、门巴族与珞巴族对于本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态度,受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趋势明显。当地人依据传统生态知识为自身带来经济收入的程度对其筛选与扬弃,由此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和谐逐步走向对立。因此,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施经济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习惯与文化,在保护与传承地方生态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
梅县客方言量词"只"与普通话量词""的比较
作者:王丽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量词      泛化  比较 
描述: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都是使用范围颇广、出现频率很高的量词,在口语交际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通过讨论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的使用情况,对比“只”和“”用法的异同,进而探讨两者泛化的背景和成因及其泛化现象,明确区分它们的使用条件。
明市客家代表团访问印马新
作者:金华丽 玲丽艳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日前,应印尼客属联谊总会、马来西亚居銮客家公会、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邀请,明市政协副主席、第25届世客会组委会副主任赖逢良带领明市客家代表团赴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访问。印尼客属
第二届八省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落幕 梅州代表队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第二届八省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10月31日晚在东莞凤岗文化广场落下帷幕,梅州市代表队获得三个文艺演出金奖和两银奖。获得金奖的是:客家相声《山姑学艺》(梅州市文化馆、梅江区文化馆演出)、山歌表演唱《自古山歌松口出
客家农谚初探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5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农谚  形式特点  修辞手法  思想内容 
描述:客家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客家农谚丰富.本文主要以客家方言代表点梅县为例,从形式特点、修辞手法、思想内容这三个方面对客家农谚进行了初步分析.
我的代表情结
作者:魏百开  期号:第Z1期 来源:人民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意见建议  生产生活  选民  建设问题  农网改造  紫金县  人民群众  当选  农民 
描述:我出生在粤东紫金县九和镇在上村的一客家农民世家,连续当选镇十五届、十六届,县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回顾两届人大代表的日子,既有春天耕耘艰苦坎坷的岁月,又有秋季丰收硕果的喜悦,虽没有得到金杯银杯,却赢得了选民的好口碑,不少选民这样说:"百开代表好样的,我们支持你!"
广东客家人的围龙屋
作者:张娴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国民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南迁  饥荒  中原  风俗  汉族  古代  代表  保留  目的 
描述:客家人原世居中原,属古代汉族的一支,后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逐渐南迁,定居于南方各省。因在异地为客,绝少和外界来往,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族风俗和语言,自成一家,所以称为客家人。勤劳能干的广东客家人在颠沛流离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民居代表的“围龙屋”,正是其中一颗夺目的明珠。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
作者:钟声宏 周永章  来源: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梅龙赣客家聚集区是世界上客家人居住最集中和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位于广东、福建、江西三个行政省的边缘山区。该区内地理条件相似,地域毗邻,文脉相通,血脉相联,文化均质,共同处于一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之中。自然环境是影响客家经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