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湖广填四川”到西部大开发:成都客家文化认同与变迁
-
作者:郭一丹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文化变迁 成都客家 湖广填川 西部大开发
-
描述:根据认同场景论的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化认同有一些得以延续传承,也有一些发生解构与重构。以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为个案,在“湖广填四川”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客家文化既有认同又发生变迁,传统客家文化应在当代语境下作适当转换,客家文化等优秀精神资源应加以坚守与传承。
-
发挥客家文化优势 打造“文化中都”品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的《东山草堂诗集》、《东山草堂文集》书目列入《四库全书》。
“十一五”期间,中都镇在推动社会经济事业发展
-
全球客属共促祖国统一大业
-
作者:张开龙
期号:第11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统一 全球 大会 促进 深圳市 国家 社会 和平统一 祖国统一 社团
-
描述:长、大会主席团主席黄石华先生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周铁农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深圳市副市长宋海出席了大会并发表讲话。黄石华先生向与会的各届人士介绍了全球客属团体的情况。他呼吁全球各地1.2亿客家人,为发扬客家人的崇正光辉,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台海和平,为中国和平统一,为世界人民和平幸福,为客属侨居地和国家的繁荣安定,要心连心,手携手。周铁农在会上发表讲话说:“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极其珍视的价值和目标”;“全球客属代表,有关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展望新世纪两岸和平统一前景,这对于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分裂图谋,发展两岸关系,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摄影/江浩)全球客属共促祖国统一大业@张开龙
-
梅州市客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氛围 客家文化 梅州市 示范基地 嘉应学院 文化体系 文化建设 社会
-
描述:办出品牌;把梅州市容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办成全省廉洁文化研究的示范基地,办成全省廉洁文化进校园的示范基地。
-
环球侨讯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侨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祖籍地 同乡会 华人 华裔 云南 华侨 潮州 客家会馆 社会 警官
-
描述:会馆、广肇会馆、海南会馆、福建会馆、江浙会馆、台湾会馆、云南会馆、广西总会九个会馆组成,涵盖并代表了全泰数千万华侨华裔。
-
《广西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录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贺州 和谐 贺州市 精神家园 高校 客家民居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考 差异性 变迁
-
描述:《广西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录
-
浅谈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内涵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刚毅
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优秀的民系,客家文化则是祖国和衍播于全球的中国客家民系的脊梁和灵魂。中国历史上移民潮此起彼伏,在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区发展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形成为闽、粤、赣边今天的客家民系。
-
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变迁的人类学透视:以广东省苏家围客家乡村
-
作者:刘宇 周建新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家围 旅游开发 人类学 心理变迁
-
描述: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旅游开发带来旅游地居民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使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变迁。苏家围集浓厚的宗族文化、客家文化和优美的乡村风光于一体,从2001年开发至今,当地居民社会心理经历了欢迎与期待、热情参与、淡漠与反抗三个阶段。
-
变迁记(节选)
-
作者:存朴
期号:第5期
来源: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影。祠堂瓦檐高翘,封火砖墙,鹤立鸡群般立在二十多栋旧式客家民居中央。错落的屋子深处,有狭窄小巷,铺鹅卵石,光滑而阴凉。老人坐在门前石凳上,抽烟,闲聊,发呆。也有孩子。孩子是野的,屋里呆不住,爱在家门前跑跑跳跳,踢毽子,跳绳,玩老鹰抓小鸡。夏夜,星光和月光相互映照,巷口习习生风,人们坐在门廊下讲古,谈天说地,直到半夜,听见房门关合的声音,“吱呀——”门轴转动,各家关门上闩,躲进睡梦。留下守夜的狗,四处溜达,眼睛在黑暗里闪着绿光。天光时,又是“吱呀”声不断,门轴在转,人打着哈欠出来,扑打几下衣服,相互之间问安道好,好像过了一夜,旧面孔新鲜了不少。问过早安,各自谋着生计。下大田的,肩上扛了农具,前头走着黄牛,或者水牛;去菜地的,肩上挑着粪桶,臂弯挎了竹篮。
-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研究
-
作者:吴水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岭南 疍民 水环境 文化历程 文化景观
-
描述:等司水、护水神灵为主,其迷信色彩和笃信鬼神的氛围浓于陆上居民,并存在崇拜文化的地域差异。由于疍民特殊的生活环境和低等的社会经济地位,清代至民国期间广州、潮州等城市出现了疍女从事娼妓业的文化现象。自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