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秋晚今晚8点梅州开演
-
作者:高远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南都讯 记者高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晚8时,“梅州月·中华情”2013央视中秋晚会将正式在世界客都广东梅州开演。与往年不同,今年央视秋晚的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客家围龙屋等客家元素将格外明显。因节俭办晚会,今年央视秋晚上的明星大腕身影不多,不少新锐歌手及梅州本地演员将有机会亮相。
梅州
-
客家与算盘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赤成
算盘曾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其寓意划算、精打细算。勤劳俭朴的客家人与算盘结下了不解之缘。
叫花子打算盘——穷有穷的打算;吃了算盘珠子——心中有数;秤头让人,算盘赢人。这些是客家人较常用的与算盘有关的歇后语、谚语。赣南客家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作了大量的民歌,这其中有多首
-
客家老妈用心选材
-
作者:晶晶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鸭、野生河鱼、山珍野味、客家人自制的手工芋饺、手工米粉等独一无二的客家风味及客家人以传统山珍药材精心烹
-
客家小吃自家制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美食】
现在不少有时间的煮妇们都会在家制作蛋糕、小点心,但很少有年轻一代在家制作传统中华美食。很多人认为在家制作豆腐、萝卜糕、面条是件极其麻烦的事情,而且说出来也不够烘焙蛋糕“高端洋气”。其实,在家制作中国手工美食,需要的工具比烘焙蛋糕简单,一台搅拌机、一块隔布、一个定型磨具即可,而且出来
-
客家风俗:“添丁上灯”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何树强
人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结婚、去世的大喜大悲,因之有人称之为人生三大礼仪。由于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因而又衍生出许多不同色彩的人生礼俗。但其中有一个现象很有趣,就是在许多地区都不约而同通过灯作为载体。如新生儿诞生礼的花灯,婚礼仪式的大红灯笼等等。
在岭南粤北的客家人大多选择了花灯来庆贺新生儿诞
-
客家焙豆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钟明山
客家美食花样繁多。有豆饼子、薯芋包,有生草米冻酸菜、水石灰米冻,还有粉干、牛肉、牛杂汤……简直不胜枚举!特别是煎豆腐和焙豆干,尤其惹人喜欢。真是看一看眼馋,闻一闻心馋,尝一尝嘴馋。
在我的家乡瑞金九堡,有一条美食街。对街上卖的焙豆干,大家都情有独钟。每逢圩日,焙豆干摊前人来人往,生意兴
-
宁都客家民俗放异彩
-
作者:曾嵘峰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宁都石上民俗活动“帮灯”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观。特约记者曾嵘峰摄
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项在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村傩戏。该村每年都要举行两次表演傩戏的集会,第一次从农历正月初二起至十六结束,第二
-
触摸客家文化的神韵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全国最大的客家方形围屋——东升围全景。
↑在围屋前的大坪上,采茶文艺工作者向群众表演采茶戏。
东升围前的古井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百余年的沧桑巨变。
黄崇发刘秀金郑敏文/图
“唱歌仔来唱采茶歌,东升围就像一条河,流水百年歌不尽,唱出人间好事多……”2月27日,在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东升围
-
客家面配炸云吞
-
作者:吴婉虹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来自马来西亚的Chef Ryan(潘伟勤)入行逾二十年,他经历丰富,足迹遍及七国八地,在英国、爱尔兰、毛里求斯、埃及、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均担任五星级酒店餐厅的重要职位,现为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FOODS餐厅厨师长。Chef Ryan为人风趣幽默,对待烹饪的态度尤为专注,在研发菜品方
-
客家商业招牌及其变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老字号:“聚盛祥”
客家老字号:“万和”
【摭拾】
冯锡煌
作为商铺标志,区分行业经济性质和经营特点,用于招徕顾客的商业招牌,在客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明代以前的商业招牌,多用布帛制作,挂在酒坊、栈房或食宿之店,称为“酒望”、“店招”,又称为“幌子”。那时,乡村街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