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来救救年迈的客家围屋因为年久失修,许多围屋成危房,人大代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镇隆镇的客家围屋。
惠州两会之热点点击
●建议:关于抢救和保护惠阳区客家围屋的议案
●建议人:曾克勤等30多名人大代表
●案由:客家围屋具有很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惠阳区大多保护完好。但部分围屋遭到破坏,亟待保护。
典型大塘世居几成一座“空城”
大塘世居客家围屋位于惠阳区新圩镇
-
胡锦涛古田过年跳起“节节高”舞10年后再赴古田,在客家村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驻京记者 彭美)虽然已经过去5天,张桂兰依旧沉浸在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一起过除夕的激动里“做梦也总梦到这一天。”
43岁的张桂兰是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人。大年三十上午,胡锦涛参访了著名的红色圣地古田会址后,来到这个客家村,与村民舞龙舞狮、跳“节节高”舞联欢度新年
-
客家村名里的玄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陈相飞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名字即不便于称谓,指称起来就很别扭。所以,为了方便称呼,讲得顺口,世间万事万物大抵会取一个名字。
那么,名字究竟怎么个取法?战国时期荀子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做“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大意是,名字并非一定要哪个才适宜,只要人们共同约定并广为接受
-
客家奇俗――过半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农历六月的酷暑里过年,没听说过吧?
在建宁县客坊乡中畲村,就有这么一个奇特的民俗,每年过两个“年”。除了传统的春节外,还在农历六月十八,在酷暑里“过半年”。
客坊乡中畲村位于闽赣两省三县六乡结合部,自古是由赣入闽重要门户之一,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至今仍有古寨、
-
梅州“客家大嫂”走俏深圳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回家过年的钟点工还没回来,如果有新人我们会联系您。”深圳中家家政公司业务总监艾小雄一边忙着给客户回电,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尽管春节期间我们推出了200多名,但过节到现在,依然供不应求。由于钟点工严重短缺,工资比以前高出不少。”
有特长钟点工受欢迎
“我们将‘客家大嫂’当成品牌来做。中家家政钟
-
客家山歌文化节本月17日至19日举行 全球客家“天籁”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水,唱到石头浮起来。”如此动听的山歌即将在梅州再次唱响,并吸引了众多客家人的纷至沓来。12月17日至19日,素有“客家山歌艺术之乡”之称的梅州将举办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这已经成为梅州市展示客家文化的重要品牌和载体,预计前来参加
-
客家特产店同开三店降低成本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地道的客家酿酒
文、表、图记者井楠
继“广东特产店”、“湖南特产店”等一系列地域特产店出现后,2010年的广州市场里出现了客家特产店。投资者黄洪斌先生是位地道的梅州客家小伙子,创建客家特产店完全来自“原创”。他精心采购后量身定做选址,通过同开三家店的形式摊薄了经营成本;经营近半年,单店
-
通过创新和招商把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梅州:打造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坐落在世界客都梅州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将于12月17日至19日在梅城举行,与此同时,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将正式在梅州挂牌,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世界客都”梅州来说,这也是继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之后的又一块国字号的“金字
-
闽西客家茶俗趣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闽西客家人爱喝茶。一般又爱喝绿茶。“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把“茶”列为不可一天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是家家户户必有的。闽西客家的传统观点,认为茶有四大功用:一是生津止渴,二是醒脑提神,三是交谊礼数,四是治病健身。
&nbs p; 对于客家人来说,喝茶主要是为了止渴提神;但在人际交往中,茶又确是一种很
-
客天下:升华的客家影像
-
作者:连锦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说起客家,许多人的印象往往是崇山峻岭,刻苦勤俭,观念相对传统,生活相对清苦。大陆多数客属地区处于山区,仍欠发达。在台湾,客家是作为相对弱势人群来扶持的。这些印象,不说刻板,也比较固化。
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