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炬手新老客家各一半 我市选拔66名奥运火炬手他们共同拥有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州选拔的66名火炬手中有一半是新客家。 本报记者方炳徐 摄
火炬手是奥运圣火传递的主角,是人们心中的榜样和明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在奥运圣火惠州传递中,我市选拔的66名火炬手中,新老客家各占一半,对生活工作的这座城市,新老客家火炬手说,惠州就是他们的家,他们要把奥运梦想与激情传递到家
-
万绿河源景秀 客家古邑情浓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河源是深圳游客熟悉的目的地之一,毗邻珠三角的交通便利,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悠久的客家文化都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日前,本报记者就河源市提出建设广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对其旅游局局长古敏生(以下简称古)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简单介绍河源旅游发展的情况。 古:自从河源确立发展旅游经济的目标以来,河源市旅
-
大力弘扬客家文化 推进闽台交流合作 ――客家文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日前从“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筹委会学术组获悉,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60多篇,经专家审定,编入《论文集》共44篇。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了解客家学专家提出的观点,现把部分作者的论文观点进行摘登。
关于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在其论文《客家文化与海
-
10年漫漫“申遗”路 ――永定客家土楼“申遗”
-
作者:赖初源 卢基莹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二 ○○ 七年八月三十日,联合国“世遗”专家荻丽玲(右二)教授,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到永定考察。 刘永良 摄
古朴、雄浑、美丽的土楼终于打动了世界。在第32次世界遗产大会上,2008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唯一一项世界文化遗产、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力的“福建土楼”终于闯过了世
-
惠州方言困惑苏轼父子 我市学者认为该方言形成于先秦时期客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惠州一些民间活动中,主持人一般都边唱惠州民谣边跳舞。
惠州本地人一般都用方言交流。
尽管惠州方言日渐式微,但它还有很深的生存土壤。
掌牛仔,掌牛奴,
餐餐食饭捧香炉。
马鲛咸鱼你冇份,
臭风咸菜一蒲芦。
读过林慧文先生编注的 《惠州民间歌谣》一书的人,想必都对这首《掌牛仔
-
70岁老人自费研究客家围屋10年来,叶伟生的足迹几乎踏遍了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看见围屋前面的石狗雕像没有?这就是石狗屋,现在这种马蹄型的围屋已经很少见了。”在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叶伟生老人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每一处客家围屋的历史典故和特点。叶伟生老人出生于惠阳秋长,今年已70高龄。退休后,老人一直自费搜集惠阳客家围屋的历史、典故,
-
新客家“围屋”惠及大家 金沙洲的“围屋”正吸引五湖四海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金沙洲,广佛交界处的新型居住区,一栋外圆内方的“客家围屋”正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南漂新客家”,其名万汇汇楼。
这栋由万科企业集团出资兴建的“土楼”,将展开为期三年的实验期,以探索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模式、自治模式以及及共同发展模式,为广州建设“宜居”的首善之区提供一个样板实例。目前,万汇
-
中村傩戏:客家民俗“活化石”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朱新民 具有悠久历史的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项在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的中村傩戏。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日前,笔者与钟情于民俗摄影的宁都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志勇结伴,走进中村。 走进中村 赣南傩舞的发祥地中村,位于琴江、
-
平日勤劳持家、温顺如水,遇事敢闯敢闹、敢爱敢恨 喝娘酒
-
作者:林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林洁
妇女节·说女性②
有人说,是客家女人撑起客家族群的天空。
曾经,家头教尾,灶头镬尾,田头地尾,针头线尾,全是客家女人的活。客家男人一辈子,大多只负责朝着读书、当官、做生意这条光宗耀祖的大道前行,无论成功与否。于是,“勤劳刻苦”的头把交椅,自然首推客家女人稳坐。
如今,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