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老人骑单车挖掘客家文化编撰的《客家缘》80万字,讲述惠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老人们在现场调查、记录客家文物。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几本《客家缘》,凝聚了几位老人多年的心血。
《客家缘》第四卷近日和市民见面了。四卷《客家缘》用80万字刊登了近400篇反映客家文化、经济发展的文章,推介了惠州80多位客家精英。记者了解到,这么浩瀚的工程是
-
万绿河源景秀 客家古邑情浓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河源是深圳游客熟悉的目的地之一,毗邻珠三角的交通便利,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悠久的客家文化都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日前,本报记者就河源市提出建设广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对其旅游局局长古敏生(以下简称古)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简单介绍河源旅游发展的情况。 古:自从河源确立发展旅游经济的目标以来,河源市旅
-
每枚像章都记录历史 “新客家”孟展鹏20年收藏百余枚毛主席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孟先生收集的毛主席像章。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朱如丹 摄
近年来,毛主席像章成为民间收藏一大热点,这不仅是人们对这位历史伟人的怀念和敬意,更是因为这些像章是一段历史的真实见证。从河南来惠发展的“新客家”孟展鹏,就用20年时间收藏了100余枚毛主席像章。
■ 本报记者朱如丹
缘由
从好玩到被
-
昔日打工妹今成老板娘 “新客家”游小丽来惠20年 自身变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图:20年前初来惠州的游小丽在惠州西湖边留影纪念。 图片由本人提供
左图:小丽想把四川饮食文化在惠阳推广开来。本报记者李芳娟 摄
和志愿者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时,游小丽(第一排左一)笑得格外开心。
坐在记者面前的餐馆老板娘游小丽,看不出已近不惑之年。作为一位来惠已20年的“新客家”
-
客家創意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雖說粵式的煲仔菜較經典,味道大眾化,然而客家煲仔菜,濃淡兼備,毫不遜色。就以紅燜脯仔鱔煲為例,先將肥美的脯仔兩邊煎香,配上已走油的鱔球,連同炸蒜子、薑片、紅椒角、柱侯醬等同炒,味道又香又濃,在寒冷的冬日喚醒味蕾。師傅指煮白鱔秘訣是調味料要重,否則味道會太淡及腥,影響胃口。
另一款香梨?拳が拔s
-
客家新闻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
新闻
“梅州人精神”昨定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宋健军)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梅州市五届人大十次会议上获悉,经过历时4年的讨论、提炼和研讨,由梅州市政府提请的将“梅州人精神”定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报告获得常委会通过。
从2004年3月开始,梅州市就组织开展了“
-
唱客家山歌颂思想解放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姚艺曲通讯员/田禾)“解放思想(溜多)大步跨(溜多),凤凰山上(哎溜多)歌生花……”昨日上午,天河区凤凰街具有几百年传统的月度歌墟会再次上演。由当地村民组成的表演队伍冒着大雨在舞台上唱起客家山歌。
据凤凰街党工委书记罗富国介绍,凤凰街下辖的渔坦沙和柯木塱村绝大多数是客家人。渔坦沙村民
-
思旋天地.客家博物館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非「主」即「客」。「客家佔地主」?客家人老遠從中原南下遷徙到四川、福建、廣東等地,再從廣東、福建遠赴南洋乃至全球。有人形容「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世事多艱的客家先民,他們世代相傳培養刻苦耐勞、崇文重教、開拓進取的特性精神,「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客家精神的寫照。正因為客家先民的努力拚搏,每到一處地
-
石岩“客家山歌王”成“非遗”传承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颜家梁 通讯员 胡蓉 陈春火)近日,石岩客家山歌王、深圳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的池官华老人来到石岩街道办事处,乐呵呵地从市、区文化局有关部门领导手中接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据了解,池官华老人今年已经68岁了,他世代生
-
訪客家古邑 遊萬綠河源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于濱
2008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首場分會場新聞發佈會日前在廣州舉行,河源市市長劉小華在會上稱,2008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河源分會場之第二屆廣東自駕旅遊節、第五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