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967)
报纸(6268)
图书(1955)
学位论文(1297)
视频(593)
会议论文(367)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967)
报纸 (6268)
图书 (1955)
学位论文 (1297)
视频 (593)
会议论文 (367)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608)
2014(13315)
2013(1297)
2012(1328)
2011(1313)
2010(1120)
2009(710)
2008(580)
2004(136)
2000(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68)
梅州日报(1773)
闽西日报(867)
嘉应学院学报(251)
龙岩学院学报(9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4)
中国商贸(11)
江苏陶瓷(6)
商场现代化杂志(5)
当代旅游(学术版)(4)
从“客家民系”到“客家族群”:客家研究概念之转变
作者:肖艳平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族群  概念  转变 
描述:再从田野与历史的视角中寻求学术界接受"客家族群"的理由,并通过这一概念的转变来反观概念变化背后所存在的原因。
梅州客家方言词汇内部异同概说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客家方言  词汇  内部异同 
描述:客方言交界地,其方言词有的与潮州话相同而与客家话不同。
客家民间药膳中草药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
作者:赖万年 许良政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间  药膳  中草药  资源调查  开发利用 
描述:介绍了部分客家民间药膳中草药资源及开发利用的分析建议
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妇女历史地位的深层构成:以客家哭嫁歌为研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研究新视角  客家妇女  地位构成 
描述:哭家歌,作为客家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研究,人们甚至忽视了它的存在。千百年来,客家哭嫁歌与客家妇女相随相伴,结下深厚情结。相对于其它地区,客家哭嫁歌更有它的深层表达与特殊的涵义。客家哭嫁歌是映射客家社会万象的一面特殊镜子,它是研究客家妇女社会属性的一种崭新视角。
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
作者:刘泽梅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乐  汉剧  传承  策略 
描述:内容等举措,并通过加强媒体宣传、加强普及教育、鼓励民间乐社活动等多种渠道更好的保护传承客家传统音乐。
客家研究文献考察的意义与应用
作者:雷近芳 夏硕军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历史文献  文献考察 
描述:果表述中使用史料的能力等诸种能力的综合。客家研究的历史文献考察与应用应遵循此原则。
客家民居建筑的人文魅力探微
作者:魏宇文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建筑  人文魅力 
描述:较为深入的思考,主要从客家民居的堂联、楼名、门联、对联、屏风和壁画等方面去考察,试图从另一个视角探讨客家民居建筑的人文魅力。
两岸客家话词汇异同概说:以梅州客家话与台湾梅州腔客家话为例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两岸客家话  词汇异同  原因 
描述:一方面,两岸客家话因为有源流关系,所以词汇共性很多,这是主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台湾客家话与大陆原乡客家话分离时间较久,两者词汇出现了差异,这是次要的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论述,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从赣南礼仪习俗看客家妇女的矛盾地位
作者:唐群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俗  客家妇女  禁忌  劳动 
描述:在长期的艰难迁徙过程中,妇女的传宗接代、繁衍人口的重要职责及客家妇女劳动能力强的特点使妇女在客家人心里有着较高的地位。另一方面,传统的男权思想及对女性生理的误解又使妇女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这就使得客家妇女在礼俗中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既尊贵又卑微。
现代客家青年的性格特征及其人格塑造
作者:刘明贵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青年  人格魅力  人格塑造 
描述:响,现代客家青年存在一些人格缺陷。客家青年要懂礼守规、敬业负责,更要自立自强、自主创业;要勤奋好学,更要眼界开阔,不能只是“学而优则仕”;要重信守义,更要义利兼收,符合时代潮流;要务实节俭,更要志向高远;注重“节流”,更要注重“开源”,从而塑造现代客家青年的完整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