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86)
期刊(904)
学位论文(199)
图书(35)
会议论文(25)
视频(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86)
期刊 (904)
学位论文 (199)
图书 (35)
会议论文 (25)
视频 (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78)
2013(246)
2012(225)
2011(226)
2010(177)
2009(77)
2008(83)
2007(45)
2002(6)
199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8)
大众文艺(7)
老区建设(5)
飞天(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海内与海外(2)
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1)
知识窗(教师版)(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香港荣誉出版有限公司(1)
支持赣南客家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名录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江西网北京讯 (特派记者叶新阔 喻云亮)“建设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增强赣南客家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传承力,推动地域文化传承繁荣,建设赣南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侨联专职副主席陈世春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
支持赣南客家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名录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江西网北京讯 (特派记者叶新阔 喻云亮) “建设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增强赣南客家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传承力,推动地域文化传承繁荣,建设赣南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侨联专职副主席陈世春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
赣南客家灯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伊志坚  期号:第12期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灯彩文化  传承  保护 
描述:赣南客家灯彩是赣南客家人的一重要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凝聚了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它蕴藏着浓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具有客家文化独有的文化特性。但随着社会的转型,灯彩这种传统文化正在日渐衰落,与我国提出的文化发展政策背道而驰,相关部门和人民应携手共进,致力于灯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色彩赣南
作者:温燕霞  期号:第13期 来源:中国监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赣南闽西  中国革命  战士  客家人  中央苏区  草鞋  花朵  瑞金  苏区时期 
描述:4月中旬,我作为中国作协走进红色岁月瑞金团的成员来到了写满血与火记忆的赣南。此时的赣南草长莺飞,满目红翠,红的是花朵、是泥土、是血色的印记、是革命的情怀,更是十万八千多位烈士生命
客家文化一重要研究成果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文化一重要研究成果
半山客的收养:一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琬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跨文化比较  收养  社会制度  人类社会  社会功能  大洋洲  普遍 
描述:收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重要的社会制度,这篇文章以粤东凤凰山区的收养为例,先介绍当地半山客收养的对象、方式、动机以及社会功能,继而将它们与东大洋洲的岛屿国家的收养作跨文化比较,以便更加全面深入地解读收养。本文有两个关注点,首先是收养分别在这两个不同的社会中是如何表现的,其次是如何解释这些表现。
山歌大师余耀
作者:李莹 黄志忠 丘佳纳  期号:第4期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竹板  大埔  大师  文艺创作  曲艺  表演  民间故事  艺术资料  作品 
描述:余耀从小便对山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喜欢唱山歌、念佛经,每当这时,小耀总会静静地趴在母亲的怀里,认真地听着这好听
赣南的客家民歌
作者:暂无 期号:第3-4期 来源: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赣南的客家民歌
深化“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赣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党建研究(北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市  经济社会  江西南部  资源丰富  革命老区  赣南 
描述: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简称赣南。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市、区),862万人口。赣州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世界著名的“客家摇篮”。[第一段]
江西宁都中村傩戏研究——一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作者:张勇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村  傩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宁都中村傩戏无论傩神、面壳、道具、仪式、节目、傩班组织还是禳神,处处显示出它的古朴神奇,透过这些古朴神奇表象,可探析到其内涵的魅力:祭与戏的结合,娱神娱人的一致性,去凶纳吉的心理表露,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世俗心理的再现,民间信仰的原始性及庞杂性的体现,仪式的灵活性及完整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