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台地区传统宗教文化复兴对海峡两岸身份认同的影响
-
作者:苏睿鑫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岸关系 闽台关系 闽台民间信仰 传统文化 身份意识
-
描述:传统已在闽台习俗与身份认同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特别是在台湾,此文化信仰的复兴与宗教文化组织的奋起,推动了更积极的身份认同与身份意识。此论文的新颖观察角度之源是关注于台湾政治体系与社会的民主本土化
-
地方传统与身份表述:成都东山客家的人类学考察
-
作者:杨丽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传统 身份表述 东山客家 文学人类学 族群特征
-
描述:”就成为了“我们”,并且“我”依靠在“我们”中的归属关系获得慰藉和资源。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各种“我们”的表述被视作为“族群身份”加以研究。而族群身份中,最直接的把“我族”与“他族”相区别的就是“身份表述
-
江西客家博物院明起免费开放市民可凭身份证领票参观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曾熙 记者杨明玉 实习生伍人建) 记者3月31日从江西客家博物院了解到,从4月1日起,该博物院将免费开放,市民可凭身份证领票参观。
据了解,经江西省文化厅批准、国家文物局备案的江西客家博物院位于赣县县城,现有客家民俗历史文物12068件,2011年纳入国家第三批免费开放名单,是省内第一家
-
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兼评刘平著《被
-
作者:李恭忠
期号:第1期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社会身份 华南 军事化 战争 遗忘 刘平 社会权力结构 社会变迁 近代中国
-
描述:起史学研究者的充分关注。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客家研究方面论文、著作不断涌现,似乎已经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客家学,不过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扎实的历史性探讨比较欠缺,由此制约了相关论说的学术深度和说服力。
-
学术与身份:罗香林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贡献及启示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香林 客家研究 百越研究 东南回族研究 蛋民研究
-
描述:罗香林先生的民族史研究成果显著,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客家研究、百越研究、东南回族研究、蛋民研究及广东民族研究等多方面。罗香林先生对民族史的学术关怀也正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他所秉持的学术意义上的观点也含有强烈的政治关怀与现实关怀。
-
迁徙于历史与想象之中:一个普米族村落的迁徙史与身份认同
-
作者:郑向春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而被人类学者所关注,并着眼于研究此类型迁移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
客家方言:客家族群的维系纽带及客家人身份的标志
-
作者:黄小平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方言 赣南客家话 客家人 中部地区 明末清初 客籍话 土著人 古语词 客家族群 广东
-
描述:"客家"一词的产生大概在明末清初,《广东通志》卷九十三《舆地》引《长宁县志》"当地相传建县时,福建来此者为客家",又引《永安县志》"自江、闽、潮、惠迁至者名客家"。"客家"本来指明末清初广东中部地区的土著人对由闽、粤、赣交界地迁出至本地落户的移民专称,后来泛指所有操客家方言的人。
-
客家人的身份认同:一个香港客家社区的基督教信仰
-
作者:郭思嘉 周云水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基督教信仰 香港 身份认同 社区 广东话 大都市 住宅楼
-
描述:、潮州人、上海人和北京人。
-
客家人:建构的族群身份: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
-
作者:李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客家人 族群性 移民 马来西亚 翻译出版 长江流域 岭南地区
-
描述:马来西亚的华裔客家学者梁肇庭教授的遗著《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客家人、棚民及其邻居》一书,时隔16年后得以在大陆翻译出版。梁肇庭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分析,力图概括出岭南地区的客家人与长江流域的棚民迁移扩张的整个历史图景。
-
省委批准湘西土家族为单一民族的电文及背后的故事
-
作者:羽子
期号:第1期
来源:湘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民族 单一 省委 故事 档案馆藏 主体内容 湖南省 电报
-
描述:改土归流后,汉人大量迁入。为了和汉人区别开来,“土家”人用汉语表达时自称“土家”,称迁入的汉人为“客家”。但长期以来,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一直没有得到认定。在1951年国庆观礼期间,以湘西苗族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