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37)
期刊(58)
视频(8)
学位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37)
期刊 (58)
视频 (8)
学位论文 (3)
图书 (3)
按年份分组
2015(8)
2014(80)
2013(47)
2012(53)
2011(51)
2010(26)
2009(17)
2008(11)
2007(10)
1999(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46)
其它(12)
客家研究辑刊(3)
城市环境设计(1)
人民政坛(1)
时代建筑(1)
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
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1)
小说评论(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
加拿大温哥华客家乡亲聚会“打逗叙、食滂湃”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尽尝客家美味佳肴。会长明珠说,客家菜的特色是咸、香、肥,食材多保有客家人的节俭美德,尽情运用绝不浪费
两岸客家文学同根同种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冷剑波 对话人物简介 古远清教授出生于梅县梅西大坪镇西山村赤岭头,1953年毕业于大坪程风中学,1959年毕业于梅县高级中学,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香港岭南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在国内
马来西亚浮罗山背客家村将建土楼酒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浮罗山背的客家山寨已初具旅游开发潜力。 土楼酒店(效果图)将矗立浮罗山背,打造马来西亚客家世外桃源。 【天下客】 马来西亚客家村内将设有客家餐馆及槟城美食小贩中心——这已不再是梦想。日前,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署理会长诗坚博士宣布,将在浮罗山背距离双溪槟榔不远处大路旁的20亩地段
梅州客家文创产业迎来很多机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问策 采访对象: 宇波,  1972年生于梅县,此次 客家文博会“北京馆”策 划人。北京图文天地文 化集团董事长,中国书画 收藏家协会理事、副秘书 长,北京梅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梅州市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梅州客家梦工厂文创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其公司集团总部位于北京
从实际出发推广客家特色民居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差干镇内有五指石、相思河等景区,是平远重点旅游镇。今年以来,该镇结合地处旅游区的实际,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客家风情小镇的定位,从规范农村建房、推广特色民居方面入手,大力打造客家风情小镇,提升旅游窗口形象。目前,已完成了3户试点,预计至年底可形成较大规模改造。 规划先行人大表决 今年初,差干镇便根
福建:永定陈东乡四月初八举行客家民俗文化节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风】 5月27—29日(农历四月初七、初八、初九3天),陈东乡各村精心装饰了有特色的彩车,准备了表演节目如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科技兴农知识等,举办了一次寓教于乐、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客家民俗文化节。福建永定县陈东乡有句民谚:“不重年,不重节,只重‘四月八’”,可见“四月八”这种民俗活动在
梨园老树又逢春 ——记梅州客家戏剧团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梁素珍与仁昌正在排练《北楼奇案》。(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李少凤 “人皆道,赏心乐事有三喜。我却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更添忧烦心……”汉剧名家仁昌饰演的高文举神情烦忧、腔调高亢。这是记者在“梅州客家戏剧团”《北楼奇案》排练现场看到的一幕,该团正为明年年初拍成电视片而筹备。这支
广西客家爱国名将陈铭枢故居在北海璋嘉村落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风】 客家爱国名将陈铭枢故居11月24日在其故乡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璋嘉村正式落成。来自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4个广西北部湾城市以及广州、梅州两个广东城市的代表,以及当地客属乡亲共200人见证落成仪式。此间落成的陈铭枢故居始建于1929年,原为一栋砖混结构、中西合璧的典型客家建筑。目前陈氏宗
百年南社与客家梅州
作者:刘奕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南社广东分社第一次雅集合影 南社刊物保存了大量梅州籍成员的诗文作品 ■附录:梅州籍南社成员名录  【钩沉】 提要:2012年4月底,上百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南社成员后裔,齐聚苏州周庄,研讨南社的人文精神遗产,了解周庄挖掘保护南社人文
旧时客家人的破学与升学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下,客家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成龙成凤”,族人也希望子弟能出人头地,荣宗耀祖,因此把破学(初入学校)、升学或毕业,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来看待。 旧时,客家人把破学作为打破人的原生蒙昧状态,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开端之时,看作是人生迈出知书达理关键的第一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