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客家妇女就是勤劳能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80年5月14日,叶剑英回母校三堡学堂(现丙村中学)视察,对小校友风趣地说:"你要多吃两碗饭!"
1980年5月,叶帅与内所厨师、服务员合照。(前排右一)为李月华。
1971年春,叶帅视察梅县梅西上官塘水库。
李月华(原市委招待所所长):
我1990年退休,今年79岁,住在梅城。每天,在家
-
客家人的“二人转”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花朝戏是流行于东江流域紫金、五华、河源、龙川、惠阳等客家话地区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它用客家话演唱。其鲜明特点是客家民间音乐语言和客家民间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唱腔清丽悦耳、朴素健朗、通俗易唱;唱词和道白运用诙谐,隽永的双关语和歇后语,形象生动;表演载歌载舞、气氛热烈,以表现客家山区农村生活见长,为群众所
-
客家土樓露鋒芒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竹林裡,畲族同胞爭相感受“現拍現看”的歡樂。 (楊婀娜 攝)
客家土樓露鋒芒
倚山偎翠,方圓錯落。走進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一座座宛如現代體育館般的客家土樓建築,其恢弘的氣勢令到訪遊客歎為觀止。
坐落於閩西南地區的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居民建築
-
閩西客家民俗鬧元宵
-
作者:郭煕嬋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閩西客家民俗鬧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文化中象徵幸福與美滿。在“客家祖地”閩西,這個傳承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成了客家人祈求新年風調雨順的盛會。
“通、通、通”,隨着三聲神銃巨響,客家民俗“走古事”登場。
走古事青壯年參加
所謂“走古事”,就是將兩名十歲男童
-
东坑,久远的客家文化长廊
-
作者:沈昌培吴火招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高处远眺东坑村。
现存古居。
泥土围墙小巷。
新房与旧居交相辉映。
陈荣伦书法作品残片。
陈氏祖祠仰丰堂。
陈孔俊练武石。
照壁上是东坑最后一名举人陈光晋题字。
清代陈允升著《易史一隅》。
-
老梅城“西门”门楼匾入藏中国客家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近日,乡贤梁友钟先生捐赠的“西门”门楼匾入藏中国客家博物馆。
该匾长145厘米,宽67.5厘米,厚12.3厘米,右侧有断裂,花岗岩质,重约600斤,正面书“西门”二字,笔力遒劲,骨肉停匀,雄厚刚健,两侧题记“咸丰己未仲夏知州事汪政重修”。咸丰己未年(1859)正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将石镇
-
楊釗:新春祝福與問候洋溢濃濃客家鄉情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屬總會名譽主席譚耀宗(左五)、主席梁亮勝(右三)、執行主席楊釗(右六)與惠州新動力部分青年俊彥歡聚合影。
大會當晚特別請來梅州山歌劇團的藝術家們,和全場嘉賓、鄉親們一齊激情高唱充滿客家人拚搏精神的香港客屬總會會歌《客家兒女》。客屬總會執行主席楊釗發表熱情洋溢的祝酒辭,向全場嘉賓和鄉親送上誠摯
-
福建培田明清客家民居凝固八百年歷史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培田較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
清乾隆二十八年,紀曉嵐巡視汀州府,聽聞當地有一培田村以「文墨之鄉」飲譽汀連,他懷疑小小的山村徒具虛名,便以縣教諭的裝扮暗訪,卻被其間精湛的建築藝術、多彩的楹聯牌匾、殷實的文化涵養所折服,最後留下「渤水蜚英」的讚嘆,欣然而去。
這便是培田,
-
弘扬客家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繁兴(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汤 志平 摄)
本报记者 李少凤 通讯员 邓锐 苏薇
人物简介
曾繁兴,现任中国侨民遗产协会主席。祖籍梅县,1938年出生在毛里求斯路易港,曾获毛里求斯共和国高级勋章,做过记者、教师,曾在巴黎和布鲁塞尔担任外交官,担任过伦敦英联邦基金会副会长、外交部公使衔
-
全台义民爷大规模出巡
-
作者:兰文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台北市长郝龙斌出席安座典礼
鸣炮、奏乐、请神、安座……
昨天,在台北汀洲路上的台北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内,来自全台26家客家义民庙供奉的义民爷沿途供信众参拜,声势浩大地齐聚到这里。当天,传统肃穆的义民安座大典与嘉年华玩乐结合起来,现场表演了电音忠勇公、八音花鼓等节目,晚上还有超大米食献给义民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