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海峡导报>  全台义民爷大规模出巡

全台义民爷大规模出巡

作者:兰文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8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13版(台海·综合)

【入库时间】20131120

【全文挂接】

【全文】

台北市长郝龙斌出席安座典礼

鸣炮、奏乐、请神、安座……

昨天,在台北汀洲路上的台北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内,来自全台26家客家义民庙供奉的义民爷沿途供信众参拜,声势浩大地齐聚到这里。当天,传统肃穆的义民安座大典与嘉年华玩乐结合起来,现场表演了电音忠勇公、八音花鼓等节目,晚上还有超大米食献给义民爷活动,米食可供千人现场食用。

这次活动以圣香绕境拉开序幕,18日从苗栗出发,圣香绕境路线长120公里,横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是有史以来义民爷首次大规模出巡,活动将持续到21日。义民:为族群而牺牲的客家先民

大陆客家人集中居住在赣南、闽西北、粤东北一带,清朝初年,客家人开始大量向海外迁移,首批迁台的客家人到高雄东港、凤山等港口,再徒步到屏东高屏溪及东港溪流域垦居。

清康熙年间发生了朱一贵事变,聚居在高屏溪东侧的客家聚落为保乡卫土,按军事组织组成了“六队”抵抗,事变后清政府为褒奖他们,在屏东建造“忠义亭”,祭祀死难义民。“六队”后改称“六堆”,成为屏东平原客家聚落的标志。

由此,义民被指作清代以来为求族群生存而勇于牺牲的客家先民,六堆西势的忠义祠祭祀历次民变中牺牲的客家人,新竹新埔义民庙、苗栗义民庙祭祀1786年林爽文事件及其后牺牲的先民,苗栗大湖昭忠祠祭祀抗日烈士罗福星等人。义民庙:台湾客家人再迁移象征

客家先民形成六堆客家聚落之后,继续迁往台湾中北部开垦,因为民变、械斗等诸多原因,他们逐渐集中在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一带,而在中部的台中、彰化、云林、嘉义也有零星分布,许多零星分布者被闽南人同化为所谓的“福佬客”。

日据时期,日本人修铁路、开发河川,许多桃竹苗的客家人东移南下开垦,掀起了客家人新一波迁往花东和南部的高雄、屏东等地,当地人称这些新移民为“台北客”。“台北客”聚居在高雄市后火车站、美浓、屏东六堆等地。

于是,客家新移民以新竹新埔义民庙为中心,把义民庙的香火向四方传播开来,在多处分建义民庙,成为东移南迁客家人的象征。义民爷:起源于台湾的客家信仰

台湾光复后,散居在大都市的客家人一度成为“隐形客家人”,近年来客家意识兴起,各类客家社团蓬勃发展,义民爷再度凸显出台湾客家人独特的信仰文化。

2011年建成的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正大门赫然写有“褒忠”两个大字:“褒忠”是乾隆皇帝颁赐给台湾客家义民的题字,蕴含了各庙义民爷的精神内核。台北市长郝龙斌19日在台北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担任了客家义民祭的主祭官,他表示,祭义民爷成为台湾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祭典。

除了义民爷信仰起源于台湾之外,台湾客家人信仰不脱传统汉民族的民间信仰,伯公是最亲近民间的神,三官大帝是仅次于玉皇大帝的神,在桃园、新竹靠近山区一带被各个公庙普遍祭祀。此外,台湾客家地区有许多以“堂”为名的庙宇。导报驻台记者 兰文 文/图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