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梦里客家”吸引了众多游客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民游客共赏江南新城的美好蓝图。 本报讯(记者刘遐昶摄影报道)新春的中国客家博物馆,车水马龙、游人如,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到这里品味客家先贤留下的客家文化。他们在欣赏客家瑰宝的同时,第五展厅“客家腾飞”中新增设的“三区三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文化旅游特色区、丰顺新区;江南新城、梅县新城、兴宁新城
布吉客家凉帽入选省非遗
作者:凤飞伟 李昌战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日,记者从布吉街道文体服务中心获悉,该街道的甘坑社区“客家凉帽”被列入广东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深圳市本次有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坑客家凉帽于2011年被评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凉帽加工工艺当年在大运会期间在大运村向各国友人进行演示;第八届和第九届文博会
花灯水上漂客家文化传
作者:鲁云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9月17日晚,一轮晶莹剔透的明月高挂在星空的画布下,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迎来了永安市罗坊乡首届花灯艺术文化节。这是该乡首次组织全乡范围的民间传统花灯展示,更是罗坊节庆文化、祈福文化的一次有效传播。 远离城区的罗坊乡,盛开着朵朵非遗奇葩“莲花灯”。制作千姿百态的莲花灯是罗坊乡传统的民间文化,至今
客家凉帽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余琴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村民在展示客家凉帽的制作技艺。 本报讯 (记者余琴 通讯员李昌战、冼余汉摄影报道)昨日,记者从布吉街道文体服务中心获悉,该街道的甘坑社区“客家凉帽”被列入广东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深圳本次有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坑客家凉帽于2011年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客家风俗:“添丁上灯”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何树强 人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结婚、去世的大喜大悲,因之有人称之为人生三大礼仪。由于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因而又衍生出许多不同色彩的人生礼俗。但其中有一个现象很有趣,就是在许多地区都不约而同通过灯作为载体。如新生儿诞生礼的花灯,婚礼仪式的大红灯笼等等。 在岭南粤北的客家人大多选择了花灯来庆贺新生儿诞
族田与三明客家先民的家族保障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颜志文 现代社会保障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生活有特殊困难者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在古代,对于弱势群体,三明客家先民自有一整套完整的保障体系,家族保障则是其核心。 三明的客家先民家族保障开始于唐末五代时期。客家先民经由三明宁化石壁迁徙各地。因语言、风俗诸方面的差异,特别是由于移徙入三明后为争夺土
淡水客家凉帽22道工序都靠手工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朱冠玉在家里制作客家凉帽,女儿在一旁帮忙。 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淡水客家凉帽是客家女性专用凉帽,相传是苏东坡为爱妾王朝云所设计,帽子中间留了一个窟窿,方便留着发髻的王朝云佩戴。在惠阳区淡水街道东风社区有一家客家凉帽作坊,这是惠阳最后一家纯手工凉帽作坊。这项技艺的传承人朱冠玉一直坚持做客家凉
“客家衫”少人穿缝制“后继无人”
作者:董哲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身着传统客家衫的罗才娣。 客家衫“所用的纽扣。 李光晨一针一线缝着“客家衫”。 樟木头客家服饰制作一度被列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或将面临缺失传承人的尴尬境遇,曾几何时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丰旭 “客家族群分布广泛,在祖国大陆以粤东、粤西、闽西、赣南为主,而台湾也是重要的客家人聚集地区之一,两地客家文化与风俗习惯一脉相承,彼此同气连枝,应该增强交流和联系。”8月13日,前来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的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异彩纷呈的赣南客家民俗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添丁炮”喜庆添丁之喜。 客家新娘娶进门。 宁都洛口镇南岭村百姓以竹篙火龙节庆祝秋收。 定南虎形围前瑞狮欢舞。 花开时节祭春神。 新春佳节期间,农民将客家灯彩送进城。 龙南杨村池塘里赛龙舟。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包括历史、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