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文学要回归乡土、深入乡土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黄尧(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台湾的很多客籍作家,他们都有一种固守乡土的理念,这种理念通常都会反映在自身的作品当中。文学最丰厚的资源是在乡土,同样,客家文学最丰富的资源也是在乡土。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披荆斩棘的客家迁徙史,必须要有文学这面镜子,才能让这些文化历史保留得更好些。客家人对文化种子
繁荣客家文学有两种向度的提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克(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创研部主任) 何为客家文学?从文学符号来看,首先应是客家民系的作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不一定是客家民系的作者,文学内容上反映了客家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富有客家特色的建筑等等,这些也可以是客家文学。 如何繁荣发展客家文学,我认为有两种向度:一是对客家传
客家精神是客家文学中的亮点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易小淬(广东文学院调研员) 一个地方的文学特点是跟这个地方的语言、民俗、风俗习惯等紧密相关的。像客家地区,大多属于山区,从古到今比较贫穷,但却因此非常重视文化,出了一大批文化人、名人、各行各业的领头人。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由于客家人崇文重教,非常重视读书,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眼光跟别的地方就
洛水文学审美研究
作者:陈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洛水文学  洛神形象  洛水意象 
描述:环,洛水成了“君权神授”的祥瑞之兆,此典故的反复运用,使洛水在唐宋诗词中成为一个意义固定的意象,暗含着皇权稳固、天下太平的蕴义。另一方面,因《洛神赋》而名声大噪的洛神,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魅力
客家文学巨擘钟肇政小说英文译作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风] 台湾客家文学巨擘钟肇政的小说英文译作,日前在“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匠心筹划下于9月出版,将赠书给海内外各大图书馆,让客家文学作品漂洋过海,跨越时空与不同读者交流,也让客家文学更加全球化。已88岁高龄的钟肇政现居住于桃园龙潭,他的《鲁冰花》、《浊流》三部曲等作品深为读者熟知与喜爱。 (
推动客家文学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少凤通讯员徐雪琴)11月3日至6日,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一行来梅考察时,希望尊重艺术规律,不断探索客家文学繁荣发展之路,为建设文化强省、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作出贡献。市委书记朱泽君,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市委常委、秘
在文化导向的通识课程中融入生活科技的实作经验
作者:曾贤熙  来源: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客家文化  桐花祭  行动阅读灯 
描述:学的重要政策方针。公私立大学校院的课程规划与跨领域学程的创设,变成继通识教育改革之后的新一波风潮
客家文化、客家文学会有大的作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专访] □本报记者李莹实习生张兰通讯员罗卉摄影古礼贤 人物简介: 白描:男,1952年8月生于陕西泾阳。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大学任教6年,从事期刊编辑工作18年,现为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等500余万字,担任多部电视连续剧编剧。代表作《一
了解客家文学的一扇窗口
作者:罗青山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文学是中国地域文学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应该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梅州地处边远山区,文学园地较少,梅州作家尤其是本土作家的作品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刊、网络,如繁星点点,遍布天宇,难以展现其整体实力,形成集群效应,因而不能对梅州客家文学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客观的评价。于是,便萌生了一个想法
惠州文学应挖掘华侨文化和客家文化
作者:钱小敏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第六届全国“名社、名刊、名编”笔会在惠州举行,名编名作家纵谈文学 惠州文学应挖掘 华侨文化和客家文化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钱小敏)日前,第六届全国“名社、名刊、名编”笔会在惠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