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婚俗表演投入1.5万元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刚刚结束的“米兰婚纱杯”赣州市第六届读者节暨赣州第二届婚庆文化节上,原汁原味的客家婚俗表演让广大读者印象深刻。据了解,为了搞好这场客家婚俗表演,北京金话筒婚庆礼仪赣州公司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准备。 该公司经理胡佳宇告诉记者,赣南是客家民俗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其民俗风情,特别是婚礼习俗基本保留了中原汉
-
客家民俗文化今起展演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1月28日上午,在位于赣县客家文化城南入口的赣南客家文化展区内,会昌展厅的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富有地方特色的马灯民俗展品。赣南客家文化展是第三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系列活动之一,我市各地有代表性的客家民俗文化今起在这里精彩呈现。
记者谢东琳 胡怀军 摄
-
客家农村的绰号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子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随便给他人取绰号,那是一件对人不尊重或是不太礼貌的事。而这在客家农村,却显得再平常不过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我曾下放在赣南农村劳动;参加工作后,我也一直在农村信用社从事信贷工作,走村串户与赣南客家农民打交道三十几年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乡土气息无一
-
赣南客家婚俗昨日重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话筒赣州公司倾情为婚庆文化节打造客家婚礼仪式表演 □实习生赖天然记者彭雪英 10月1日,在赣州首届婚庆文化节开幕式上,北京金话筒婚庆赣州公司表演的赣南客家婚礼仪式节目一炮打响。 书同文,语同音,行同伦,习同信,中原原乡文化与赣南本土文化长期结合,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赣南原生态客
-
宁都喜获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称号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许万里、记者刘念海报道:10月15日,在宁都县第二届“翠微之春”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获得“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称号的宁都县授牌。
宁都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客家民俗文化艺术活动盛行。同时,由于宁都人民“崇文尚古”的特性,使宁都的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的传承性、包容性,客家歌、
-
陶晓俊和客家服饰“大观园”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谢东琳 10月13日,撩开密密如织的雨帘,记者踏进赣南师院客家文物博物馆的大门,不禁惊呆了。虽然,在2004年第十九届世客会时就对陶晓俊馆长收藏大量客家文物已有耳闻,但没想到他的藏品竟然如此之丰、之精,七大系列品种如此齐全,令人目不暇接。行走其间,如同穿越时空走进了客家人文精粹的“大观园”。
-
客家的春节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信丰县第三小学六(2)班廖娟玉
隆冬不期而至,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客家人的春节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立冬了,大人们忙着蒸酒过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蒸,整个村子沉浸在糯米的香气里。小孩最喜欢抓糯米团蘸糖吃,吃在嘴里,越嚼越香,越嚼越甜。听大人说立了冬蒸的酒,可以保
-
客家民俗展演起欢歌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叶东兴刘雨华记者刘念海文/图 上刀山、车马灯、跑马飞、单人蚊帐戏……一幕幕经典的客家民俗展演,令游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原来赣州本地还有那么多精彩的民俗文化散存于民间。 为了把当地鲜为人知的民间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开发、促进、发展、提升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拉动旅游内需,近日,安远县在风光旖旎的东江源头三百
-
赣南采茶戏客家艺术一枝花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谢东琳 采茶戏给赣南人民留下了许多深刻和美好的回忆。这个在赣南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间戏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中最绚丽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一枝花”,它依然在江西及周边省市的剧院、庙宇、宗祠、乡间上演,为客家人瞩目。
-
江西客家博物院列入国家二级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刘友军特约记者朱建华)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国家二级、三级博物馆名单,江西省共有7家,我市的江西客家博物院被列入二级博物馆,另外6家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分别是九江市博物馆、抚州市博物馆、萍乡博物馆、南昌县博物馆、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
为加强和规范博物馆行业管理,全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