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州晚报>  客家农村的绰号

客家农村的绰号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5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B03版:峰山月·散记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挂接】

【全文】

○王子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随便给他人取绰号,那是一件对人不尊重或是不太礼貌的事。而这在客家农村,却显得再平常不过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我曾下放在赣南农村劳动;参加工作后,我也一直在农村信用社从事信贷工作,走村串户与赣南客家农民打交道三十几年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乡土气息无一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记忆;其中客家乡里人取绰号的现象很有趣。绰号也叫外号,农村老表叫“野号子”。我刚到农村时,问一农村妇女,“你老公叫什么名号?”“野狗!”她很自然地回答我。我一时感到惊奇,怎么会这样称呼自己的丈夫?时间久了,就一点也不大惊小怪了。

也许这是客家农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农村人一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绰号,女人的绰号则稍微少些,其中一些绰号是长辈取的,叫得比较贱,如“捡狗、捡仔、石头古”等。过去农村人孩子多,营养和医疗条件差,带大不容易,所以小名叫得低贱一点,显得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像大自然中的小草一样经得起狂风暴雨。特别是生了男孩的人家总希望能够带养大孩子,所以,根据出生季节叫“正狗、春狗、伏狗、秋狗、冬狗”的都有。还有的就是从小因长相或性格遭人取笑而被他人给叫的,五花八门,如“马面、烂面、长颈、短颈、大头、扁头、野猫、猴把戏、木牯、牛牯、蛮牯、顽牯佬、柴兜子、老拐……”似乎多少带点侮辱人格的味道;甚至蔬菜瓜果也派上了用场,什么“番薯、芋头、西瓜”之类的;这些绰号从小叫到老,也不影响其人生成长和形象,有的还可能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如有的人经商开店,干脆用自己的绰号作为店面招牌。

如果一个外来人到某村子找人,你不知道他的绰号,要想很快找到你要找的人,则有些困难。当你找到这个村子,看见这个村的人,告诉他们你要找的人的姓名,他们会面面相觑,互相发问:“这是谁啊?”“还真的不知道!”如果你能叫出他的外号,他们则马上会如释重负地说:“原来是他啊!他叫这个名字?”然后用手一指:“就住在前面不远处!”这说明平时农村朝夕相处的人们根本不关心哪个的尊姓大名,叫绰号已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形成“不识庐山真名字”的局面,是“只缘平日喊绰号”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和城乡结构的改变,农村的绰号现象与习惯会不会逐渐消失呢?可能会吧。当然,保留这一传统文化习俗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