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595)
期刊(3037)
学位论文(893)
图书(253)
视频(168)
会议论文(97)
图片(2)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595)
期刊 (3037)
学位论文 (893)
图书 (253)
视频 (168)
会议论文 (97)
图片 (2)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171)
2014(3867)
2013(969)
2012(985)
2011(893)
2010(766)
2008(390)
2007(222)
2006(127)
2004(6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76)
客家研究辑刊(146)
创作评谭(18)
人民论坛(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5)
广东社会科学(4)
贵州民族研究(4)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3)
科技咨询导报(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影响明清时期畲民家族化及其族规的三个重要因素
作者:赖艳华  期号:第4期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民  家族化  族规  影响因素 
描述:畲民家族化的形成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畲民伴随战争和生存需要辗转迁徙,在与汉族特别是客家民系的冲突与交融中,其家族化及族规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受到畲民转战游耕迁徙、畲族母权特色、强势汉文化包围等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闽西客家建筑体现的汉文化三个特征
作者:方拥  期号:第97期 来源:建筑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闽西客家建筑体现的汉文化三个特征
广东三个客家村社的宗族组织之发展与现状
作者:何国强  期号:第14期 来源: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广东三个客家村社的宗族组织之发展与现状
国小学童客语混腔及其因应策略:以桃园三个国小为例
作者:黄秀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客语混腔  语码转换  语言习得  语言环境 
描述:乎不得不重視。 研究方法分兩階段,第一階段: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國小學童客語混腔的成因與因應策略研究問卷。調查對象為南桃園縣個學校之六年級孩童的家長98位。調查所得資料經編碼登錄後,應用SPSS
结构所引起的辅音音变:论三个客家话软腭音龈腭化演变的不平衡
作者:严修鸿 黄良喜  期号:第5期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辅音音变  见组细音  音节建构  软腭音  龈腭化 
描述:内部结构的不同:/KiAC/类音节中K,与[i]同属音首,所以糅合为龈腭辅音;而/KiC/类音节中,[i]却作为韵核,与音首关系疏远,所以未能糅合。
论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在仪式音声中的体现:以博白客家“做斋”
作者:李臻  期号:第6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做斋”仪式  非倾向性功能  审美功能  倾向性功能 
描述:构成段落以及唱词科本相结合,从信仰核心层面去探究仪式音声的情感体验。
浅议汉字文化圈背景下的客家话①研究:以三个入声字为例
作者:罗鑫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字文化圈  现代汉语普通话  入声字  客家话  中古时代  阴平  阳平  上声 
描述:众所周知,中古时代(约6世纪-lO世纪)的汉语有4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4声,但两者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平上去人”,后者指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市场经济对地方生态知识的影响:对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人类学量
作者:周云水 李旺旺  期号:第5期 来源:西藏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地方生态知识  独龙族  门巴族  珞巴族 
描述: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独龙族、门巴族与珞巴族对于本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态度,受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趋势明显。当地人依据传统生态知识为自身带来经济收入的程度对其筛选与扬弃,由此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和谐逐步走向对立。因此,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施经济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习惯与文化,在保护与传承地方生态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
梅县客方言量词"只"与普通话量词""的比较
作者:王丽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量词      泛化  比较 
描述: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都是使用范围颇广、出现频率很高的量词,在口语交际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通过讨论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的使用情况,对比“只”和“”用法的异同,进而探讨两者泛化的背景和成因及其泛化现象,明确区分它们的使用条件。
客家农谚初探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5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农谚  形式特点  修辞手法  思想内容 
描述:客家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客家农谚丰富.本文主要以客家方言代表点梅县为例,从形式特点、修辞手法、思想内容这三个方面对客家农谚进行了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