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子参军》也可以说是一部客家大戏”——解读大型采茶歌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1月7日,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进行首次对外彩排。该剧大量运用“矮子步”等赣南采茶戏特有的舞蹈动作,展现浓厚的赣南地方特色。记者吴悦 摄
■核心
-
第二届广东省饮食服务行业中式烹饪技能大赛举行 客家大厨揽4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实习记者丘晓均通讯员朱红球)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广东省饮食服务行业中式烹饪技能大赛中,我市餐饮协会选派雁南飞茶田旅游景区、万秋楼、华美达等15家酒店的18名参赛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取得了4金11银3铜的好成绩,其中万秋楼黄东伟、可园酒家李连泰荣获“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得我市餐饮业参加全省
-
客家非遗大放异彩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首届中国旅游博览会9月2日至5日在广州举行,华银旅游公司组织的木偶、山歌、五句板等国家级客家“非遗”项目大放异彩,展馆内人海如潮,对世界客都——梅州充满向往。
-
海峡两岸首届客家美食节在建宁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月19日,“海峡两岸首届客家美食节”在建宁县城举行,各种美食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市民前来解馋。据悉,此次美食节将一直持续至1月25日。
(陈晓星 王华耀 摄影报道)
-
杜鹃声声为客家 ——记《客家人》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工作对于李慧鹃而言,就是一剂治病的良药。
本报记者曾秋玲
她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到深圳寻梦,从此结缘客家;她又来到客都梅州,担任了《客家人》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她虽然不是客家人,却像杜鹃啼血一样宣传客家文化;她身患肺癌,却把工作当成治病的良药,时时牵挂着她的《客家人》杂志……
-
客家文化架桥梁 梅台合作展新篇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
作者:范琛 柯鸿海 罗伟章 刘海祥 张海燕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新竣工的世界客都大道。资料图片
清朝康熙年间,一批嘉应州(今梅州市)居民携家带口,乘船下韩江,经汕头、厦门、澎湖等地,最终在台湾府城(今台南市)登陆,成为最早迁徙至台湾地区的客家人。数百年间,客家人在祖国宝岛台湾辛勤耕作,筚路蓝缕,繁衍子孙。如今,梅州台湾两地的客家人隔海相望,道不尽的依旧
-
龙岗展出“客家文献”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图书馆二楼特色资源阅览区专题展出。
这次展出,前来阅览的读者络绎不绝,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
镶嵌在城市中心的客家围龙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城区如今已是高楼林立,可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客家围龙屋镶嵌在其中,显得格外新颖,正如客家人一样的包容,这就是客家地区城市的特色:新与旧、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形成客家地区城市的特有构成。俯瞰梅城,我们既可看到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又不乏现代化带来的活力。
-
客家土楼美食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永定县投资1500万元在湖坑镇兴建的客家土楼美食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据悉,该项目用地面积为20亩,主楼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000人用餐。建成后,它将是以餐饮为主,融商业、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类餐饮休闲项目,让游客在品尝客家美食的同时,深刻体验客家传统文化
-
罗香林 客家君子 赤子心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55年罗香林出席阳明山会议,与蒋介石握手。
本版撰文:雷辉 范承刚
以史学为终身职志
罗香林初入清华学的是经济,几个月后转入历史系,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此生之愿,在于“中华文化的发扬,民族道德的流传”
“读书贵为国家谋学术独立,不有创获,胡以立世,吾儿其自奋发!”父亲这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