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桥上书屋,下石村,福建,中国
作者:LI Caige  期号:第9期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强烈的方圆对比由此显得柔和而贴切。从土楼这种独特的集合住宅形式,可以读取到客家聚落历史上的宗族中心文化、强烈的内向防御
客家谱牒中族规家训的法人类学思考
作者:曾晓林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族规家训  法人类学  价值 
描述:客家族谱中一般有族规家训内容,族规是宗族施行教化的言行规约,族规的制订和运行有一套既定的程序。从预防犯罪角度而言,有遵法的价值,对此进行法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分析客家宗族在民间习惯法、国家成文法框架下的自我约束方式及营建社区和谐等有价值的信息。
客家传统社会与神明崇拜
作者:罗勇 邬开荷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社会  姓氏宗族  祖宗崇拜  神明崇拜 
描述:发展的过程中,不免在婚姻、风水、土地、山林、水利等问题上与其他的姓氏宗族发生矛盾和冲突,这时,便需要有共同的神明崇拜以化解矛盾,求得在同一地域内的各个姓氏宗族的共同发展,因此,要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就必须理解客家人的神明崇拜
客家往事(三篇)
作者:温燕霞  期号:第3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丝线  客家人  客家地区  记忆  新娘子  茶水  绣花  奇异  色泽  女子 
描述:浸,上脚后四五年磨不烂;她绣的花朵栩栩如生,仿佛见了阳光、沾了露水就会张开叶片、舒展花瓣;她做的衣裤合身、熨帖,技艺堪比裁缝。奶奶还会搓麻绳,打草鞋,葛布、麻布,奶奶……作为一个客家女人,奶奶掌握了诸多劳动技能,让懂事后的我羡慕不已。其中,我最羡慕的是奶奶的绣工。绣花是项精细活,需有闲时和闲心。
神圣与凡俗: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及其现代启示:以深圳城市化社
作者:曾祥委  期号:第3期 来源: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村落  文化  启示 
描述:纽带,衍生了宗族组织、族谱、仪式一系列文化手段,维系着一个宗族社会的伦理生活秩序;水口庙以神明为崇拜对象,成为女性主要的信仰中心和精神依托,从另外一个角度维系着现实生活的秩序。两个信仰圈的重合,构成
开台祖先崇拜与家族意象确立——以台湾中部客家移民族谱为据
作者:陈瑛珣 刘宏伟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移民  祖先崇拜  家族意象  祭祀公业  族谱 
描述:族群自我参照的系统。祠堂与祭祀公业的确立,让家族成员间有互相沟通的网络。并藉由编修族谱的过程,汇集家族成员共识的基本准则。族谱编修完成,即表示已达成族群共识,宗族组织运作亦随之系统化。家族意象在抽象的宗族精神与具体的经济生活都确立之后,家族移民由原乡到移居地的移民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潮客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丰顺县(阝留)隍镇九河村的实证分析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4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  文化认同  潮汕化 
描述:丰顺县(阝留)隍镇九河村是处于潮汕、客家两个族群边缘的一个宗族村落,透过对九河村宗族文化对潮汕文化的逐渐认同过程的详细考察,可以窥见关于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的有趣联系,可以得出结论:即产生文化认同的原因与行政归属、婚姻网络、人口迁移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动等诸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
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发展形态与地方社会
作者:周建新 周琍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  墟市  客家  地方社会 
描述:墟市是观察一个区域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视角。本文采用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旨在描写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历史、周边宗族、墟市庙会的基础上,认识客家传统社会中有关宗族、墟市和庙宇这三大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而希望展示墟市历史文化与客家地域社会形成的关系。
从李氏家藏文书看妇女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以粤东梅县客家妇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女性  契约文书  产权转移  地位 
描述:本文运用功能分析的方法,以粤东梅县一个客家家族所藏契书为文本,对客家女性在传统宗族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从现有文本看,梅县妇女不但在处理家族产权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女性祖先的休坟与男性祖先的休坟一样重要。梅县客家妇女在传统宗族社会中具有不俗的尊长地位。
梅县崇庆第客家文化探秘
作者:周云水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梅县  历史文化名城  人文底蕴  传统文化  建筑形式  建筑特征  多元文化 
描述:材,充分体现当时客家华侨接纳多元文化的胸襟与气度。另外,从空中俯视崇庆第.又会发现它并未严格地左右对称.这种略显怪异的外观布局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不仅体现了类似古氏之类的客家宗族奋斗的历程.更凸显了客家传统农耕社会宗族之间剧烈的社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