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儒家文化向客家地区传播的方式和影响:以明清时期赣闽粤毗
-
作者:邹春生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点。学者以前这种做法,应该是受到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客
-
客家山歌文化渊源新论
-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文化渊源 吴楚文化 南方少数民族
-
描述:,而在赣闽粤客地.
-
祈丰与禳灾:略论赣闽粤边区客家族群巫术救灾的农耕习俗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群 赣闽粤边区 习俗 禳灾 农耕 救灾 巫术 研究成果
-
描述:近年来,客家研究出现了一种可喜的趋势,即从原先主要集中对客家族群的源流、方言和客家精神等问题的探讨,逐渐转移到客家族群的社会生活等问题上来,并且产生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然而,综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对客家族群祈神禳灾习俗的探讨,极少有人问津。
-
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问武术传播发展的影响:以闽西客家地区为例
-
作者:张赐东 李志军 张媛
期号:第5期
来源: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武术 武术传播
-
描述: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武术又是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阐述了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的产生、传播、发展的影响,为闽西客家地区民间武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
从明清时期赣闽粤边区的自我救助行为看客家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1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救助 价值观念 文化特质 客家族群
-
描述:本文以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客家族群群体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方志和族谱这两种官、私文本为资料,从客家族群的自我救助行为入手,着力探讨客家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并通过对塑造过程的分析,认为对当事者的思想和行为机制起着关键影响的儒家思想,对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
粤军时期的张民达、叶剑英、侯山
-
作者:肖燕明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党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侯山 叶剑英 粤军 黑鬼 孙中山 南洋 梅县 盐务缉私 参谋长 廖仲恺
-
描述:后赴南洋飘泊。
-
试论闽粤赣边客家传统民居土楼的文化适应
-
作者:杨载田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汉族居民自汉晋至明清进行过多次大规模、长距离的南迁活动,而辗转来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北部三角地带的客家先民,在“地大山深、疆隅绣错”,素以“荒服视之”和平盆地区已被早期先来此的旁系汉人占据,山岭贫瘠之地又为原住居民“蛮夷”、“峒蛮”或“山都木客”等古越族系所据有的情况下,要插足生根求
-
赣闽粤交接区的人口与社会变迁:以明清时期为主的观察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状况 社会变迁 明清时期 社会发展 社会关注 封建统治 社会矛盾
-
描述:产穷困、避役逃民谋生的空地,或寇盗劫掠者藏身之所。朝廷坐北朝南,以江西南端的虔州(南宋时改名赣州)为战略要地,作为控扼东南沿边地带的重镇,派遣精明强干的大臣前往驻守,故此,唐朝人说“虔居江岭,地扼
-
刍议明中叶南赣畲民的去“蛮”化“新”:以王阳明治“南赣之乱
-
作者:蓝希瑜 廖莉
期号:第9期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中叶 畲民 王阳明 南赣之乱 去“蛮”化“新”
-
描述:阳明的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密切相关.正是上述“举措”,南赣畲民得以去蛮化,由早期的“梗化”、“顽民”渐渐向化一新,族性潜隐,直至民族识别.然而,以往对明中叶南赣之乱的研究学人多从客家视角进行解读,缺乏一个从襱(畲)民主位视角的观瞻.
-
赣闽粤毗邻地区客家女性禁忌初探
-
作者:谢庐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女性 禁忌 生存行为模式
-
描述:文章对赣闽粤毗邻地区客家女性禁忌的表现、特征、文化内涵及其成因进行探讨,分析了客家女性禁忌与客家女性生存行为模式的关系。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既有其可取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然其不失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客家女性民俗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