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064)
报纸(2911)
学位论文(729)
图书(652)
会议论文(199)
视频(13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064)
报纸 (2911)
学位论文 (729)
图书 (652)
会议论文 (199)
视频 (13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4998)
2013(639)
2012(669)
2010(524)
2008(285)
2006(94)
2005(41)
2004(62)
2001(15)
1999(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9)
方言(20)
中华文化论坛(1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
热带地理(10)
青海民族研究(3)
长江学术(2)
江西食品工业(2)
北京:语文出版社(1)
安康师专学报(1)
潮汕方言客家话的关系词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2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潮汕方言  闽南话  关系词  语言接触  语言学 
描述:潮汕方言客家话在地理上存在接触,在词汇上也有所共享。这些共有的词汇包括好几个层次,本文重点讨论仅见于两个方言之间的关系词。这些词语是客家话潮汕话之间近千年接触渗透的结果,反映了区域的特征。对这类关系词的研究,可以增进对潮汕方言福建闽南话之间的差异的理解。
万庆良的官场往事
作者:杨松  期号:第18期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年 在不少万庆良接触过的人看来,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讲话喜欢引经据典,尤其喜欢引用诗词。
“连城是客家的方言宝库!”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城方言兼有客、闽方言的特征,33万人口有34种方言,的确是客家方言宝库。”7月20日,在连城县,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结束为期一周连城客家语言调研,陈秀琪副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从7月14日起,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9名硕士生,深入连城北团、塘前、四堡、朋口等8
语音韵学
作者:董同龢  来源: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语音韵学
成都客家方言基本词汇的演变方式初探
作者:兰玉英 曾为志  期号:第2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都客家方言  基本词汇  演变方式  语言学 
描述:都官话中相应的词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成都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方式,包括交混式、迭置式、替代式和创新式几种。文章认为成都客家方言通过交混、迭置、替代和创新等演变方式来重建了一个基本词汇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传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多民系交集背景下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形态研究
作者:吴少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惠州地区  传统聚落  传统民居  民系  典型特征  非典型特征  融合 
描述:得到了继承、什么东西发生了演变的,探索其中继承演变的机制原理方式,对我们都是很有现实意义。最后通对三大民系传统聚落、民居类型进行整合分析,探讨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一些典型实例来论述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而融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提炼出惠州地区传统民居的根本特征。
醴陵方言词汇研究
作者:颜艳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醴陵方言  词汇  比较  特点  关系 
描述:前人研究整理出的赣方言、湘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常用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出醴陵方言词汇赣、湘、客家三大方言词汇系统不同程度的接触关系及历史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对醴陵方言词汇的语法特点进行研究,大致呈现出
贺州本地话研究
作者:陈小燕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贺州本地话  桂北平话  白话  方言比较  方言分类 
描述:)白话、粤北(连山)白话、粤西(怀集)白话及广州话语音系统、词汇系统之间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本着“运用综合标准而非单一标准为方言分区”的原则,同时结合人文历史的考察分析,我们认为贺州本地话归属粤语
从天津方言的发展看民族共同语的作用
作者:靳瑢  期号:第3期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津方言  天津话  普通话声母  韵母  汉民族共同语  闽北方言  北方方言  语音  B组  前鼻音 
描述:大方言,即1、北方方言;2、吴方言;3、湘方言;4、赣方言;5、客家方言;6、闽北方言;7、闽南方言;8、奥方言。而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是因为,北方方言区的代表
关于广州古南越音“地名”的一些问题——并就“十八甫”原意答
作者:张寿祺  期号:第11期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州人  广州地名  广州地区  南越  客家方言  广州方言  广东地区  龙门县  语音  原意 
描述: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王一洲《广州“十八甫”的原意是什么?》一文,不同意张寿祺关于广州地区地名中“甫”音字是古南越方言“村”字意思的观点。张寿祺教授认为有必要答疑。本刊本着鼓励百家争鸣和平等讨论的原则,特发表张寿祺的答疑文章,希望有助于对广州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