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大鹰 胶片上的红色理想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时光,无忧无虑非常开心。在技工学校两年,第一年每月13块钱,第二年15块钱,毕业到工厂就41块啦!有钱得很啊,每月都和工友们出去大吃大喝,轮流请客。好像四五个人吃喝一顿也就不到五块钱。直到1978年
-
浅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
作者:高博
期号:第6期
来源: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活动中常见的舞蹈类型 1、民族舞蹈。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其中许多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习俗,其中,民族舞蹈是展现各民族性格特征和社会风貌的重要表现形式。生活中常见的民族舞
-
从闽西迁出的客家人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题记
正是桐花绽放的季节,南国浸透着温润的风。奔腾逶迤的山冈上、丘陵间,高大的油桐树绿意葱茏,亭亭如盖,雪白的桐花从树梢间飘落,悄无声息,洒满大地。
带着牵挂向往,心怀憧憬敬意,2014年4月12日至24日,在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
-
惠州木雕:钟情客家元素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毛国忠的木雕佛像姿态万千。
喜欢旅游的毛国忠每到一处,总喜欢淘一些木雕回来。
毛国忠收藏的木雕作品。
毛国忠技法娴熟,注重细节刻画。
毛国忠的木雕作品栩栩如生。
用硬木雕成的“软蓑衣”。
弟子们在创作。
毛国忠在创作木雕作品。
编者按
-
山村蜕变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11年9月6日,时任梅州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朱泽君(右二)到客家相思谷调研。
(朱双玲 摄)
百丈瀑布(吴远松 摄)
仓山红叶醉游人。(冯锡权 摄)
游客在景区体验磨豆腐民俗活动。
(上举镇提供)
酷热夏季,高温难耐。走进位于平远北部的上举客家相思谷风景区,少了几分喧闹,却多了几分
-
清明:龙岗客家人的传承与坚守
-
作者:张珊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一角。
鸡屎藤
艾草
鸡屎藤粄
鸡屎藤粄
艾粄
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老深圳人延续了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赏绿、制作时令茶果等传统。几百年前,生活在赣、闽、粤边境的客家人迁徙到今天的深圳东部与东北部。勤劳务实的性格加之艰苦的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了龙岗客家人过清明节的方
-
行走厦深铁路探访客家长廊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长泰县古山重乡村游还有采摘项目。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谭琳 通讯员谢文山 摄
长泰县的民宿需要提前3个月预订。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建筑奇观。
东江时报讯 行走厦深高铁,探访乡村旅游。随着厦深铁路的开通,沿线颇具客家文化风韵的乡村旅游城市被贯穿联动起来。为推动我市与厦深铁路沿线城市的
-
摘杨梅钓鱼 品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 目前,博罗正全力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拟以罗浮山为中心,串联周边7镇,打造“七星伴月”型环罗浮山生态旅游带,形成博罗独特的旅游风貌。7月1日,“大罗浮旅游圈”精品旅游线路拟正式对外开放,途经该县航天育种示范基地、龙华山前荔枝公园、龙华旭日古村等景点。即日起,本报《博罗新闻》开设
-
岁月沧桑,带不走那些客家“宝贝”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头戴客家凉帽的邱阿婆。
↑坪地客家老旧物。
余氏宗祠。
散落于坪地街道居民家中的箩筐、簸箕等旧物,似乎只能是活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但却见证了客家人生活的变迁——
本报记者 包国军 文/图
箩筐、簸箕、几十年前客家妇女穿的衣裳……这些似乎只能活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在大都市深圳偏远一
-
利嫂是客家人的典型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允东
近期观看了大型客家题材电视剧《大南迁》,我深受感动。这是一部反映北方汉人大南迁和客家民系孕育、诞生的大型巨篇。作为客家祖地宁化人观看此剧感到特别亲切,激发了我浓浓的客家情。剧中那缠绵的爱情纠葛、感人的离愁别恨、紧张的战争场面、精彩的武打特技让人拍手叫绝。尤其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