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客家长盛不衰的教育基础
-
作者:叶少玲 赵兵
期号:第5期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教育 客家史 教育史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他们继承和发展了中古时期中原汉民族优秀文化习俗,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点.客家长盛不衰,历代出了大批名人志士,尤其是赣南、闽西、粤东客家大本营,英才英杰光彩照人.这与其重视教育、崇尚文化有直接联系,揭示了民族兴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
广东丰顺半山客话的语音系统及其特点
-
作者:林伦伦 李雪媚
期号:第1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半山客 客家话 语音 丰顺汤南 比较研究
-
描述:半山客是客家的一个支系。半山客话地处客家方言和闽方言的交界地段,因而语言生活状况和语言结构系统具有一些与客家大本营不同的特点。根据实地调查的材料,对半山客话的语音系统进行描述,并与梅县客家话进行横向比较以及中古音进行的历史比较,以求揭示它的语言特征。
-
现代学术视域中的客家文化研究及其思考
-
作者:马强
期号:第1期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学术研究 地域文化 古代汉语 历史地理学
-
描述:果丰硕。客家民俗文化保留着许多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因子,是研究汉民族中古时期风俗文化的重要活化石。客家文化与谱谍学关系甚大,是客家文化研究催生了中国现代谱谍学的诞生,客家谱谍于当代史学与客家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
闽地闽南方音遇摄的历史音变方式
-
作者:黄薇
期号:第5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方音 遇摄 历史音变方式
-
描述:对中古遇摄在闽地闽南方言区的厦门、泉州、漳州和龙岩四个代表地区中的读音分布进行比对,观察四地方音的音类差异现象,得出遇摄在四地方音中的历史音变方式,共分为闽语内部的自主音变、城区方言影响的离散式音变、普通话影响的叠置式音变、客家方言影响的渗透式音变和江东方言影响产生的例外音变等五种音变方式。
-
也谈粤方言梗摄三四等韵文白异读的来由
-
作者:麦耘
期号:第4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方言 客家方言 梗摄 文白异读
-
描述:关于粤方言中古梗摄三四等韵字的读音,有学者认为,白读来自客家方言,文读是粤方言原有读法。从粤方言大量的调查材料、以及相关文史资料等多方面证据来看,白读应为粤方言本有、文读层来自通语的影响,因此,客方言来源说并不正确。此外,在粤方言的边远地区,梗、曾摄合流比中心地区更快,也是有其社会原因的。
-
如何正确理解客家民系的形成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正确理解 客家宗族 客家研究 客家民系的形成 社会历史变迁 族群认同 有教无类 历史研究 北朝时代
-
描述:如何正确理解客家民系的形成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大师在论及中古时代之民族与种族问题时,说过一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话。大师云:“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此为北朝...
-
政策规划与决策模式之研究-以客语能力认证为例
-
作者:陈品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策规划 决策模式 多元文化 客语能力认证
-
描述:選擇三個政策規劃之重要構面,包括規劃的需求性、可行性、有效性,解析客語能力認證規劃過程,探討客語能力認證的規劃過程以及可能採行之決策途徑,並依據分析結果在文末嘗試提出研究發現與建議。
研究發現
-
从国小客家语第二阶段教材内容 探讨其十大基本能力之评比研究
-
作者:廖瑞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语 乡土语言 教科书 九年一贯课程纲要
-
描述:提供研究心得做為未來編輯客家語教材的參考。
一、研究對象:康軒、翰林、南一、部編等四種版本之國小客家語第二階段教科
書及教師手冊。
二、主要結論分成四方面:〈一〉關於課程目標方面
-
台湾客家史观:以义民与1895乙未抗日战争为例
-
作者:薛云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史观 台湾民主国 乙未战争 客家 义民 平埔族 结构主义
-
描述:的社會事實,並據此合理的提出臺灣客家史觀的論點。
本文在論述過程中,緊緊扣住臺灣史上的兩條重要脈絡,一是義民,一是平埔族的漢化;前者首創於臺灣客家庄,而後遍及全臺各地並成為清領臺灣時期維持社會
-
温床与中枢:南宋与明中叶赣南在客家民系中的地位
-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赣南 客家人 畬民 汉化
-
描述:明中葉,湘贛閩粵邊區再次爆發大規模的畬漢人民大起義,王陽明出任南贛巡撫,剿撫並用,平定了起義,並採取措施,促成大量畬民轉化為客家人。在這一過程中,贛南是湘贛閩粵邊區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對客家民係迅速發展起到了中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