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阳新客家多买教育险 防家庭经济问题影响子女教育成他们的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要。子女教育需长期持续地投入,建立一个教育保障基金,防范因家庭未来经济问题而影响子女受教育成为了现在不少父母的共识。在惠阳,人们对于子女教育投资的情况如何呢?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走访。
■ 本报记者李芳娟 黄尉宏
为子女买教育险 新客家人居多
近年来惠阳淡
-
海峡两岸高校赛艇龙岩邀请赛在上杭举行 一江相连客家缘
-
作者:林阿玲 张强福 张锋育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日,2007'海峡两岸高校赛艇龙岩邀请赛在上杭县汀江河城关段的水上运动中心拉开战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理工大学4所高校的运动员参加了此次水上竞技。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龙岩学院参加了水上项目表演。本次邀请赛由中国赛艇协会、福建省体育局和 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杭
-
饶颖奇昨回武平老家祭祖 同根同源一脉承 闽台客家亲又
-
作者:钟德彪 王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日上午,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台湾世界客属总会荣誉会长饶颖奇回到武平县中堡镇祭祀祖宗,“圆满完成了父辈临终前的嘱托,实现了一生的夙愿。”
昨日早晨6时30分,饶颖奇偕夫人饶高淑端女士及族叔 、女儿、侄儿一行,在省台办巡视员韦忠慈、市政协主席
-
左边进士第右边石苟屋 惠阳秋长铁门扇村黄竹沥两座大型客家围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石苟屋内的回声长廊。
石苟屋前的石狗。
重点报道我市不同区域的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挖掘和展示惠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相关线索。
本期策划:严艺超联系电话:2859280电 邮:ywz@hznews.com
第一次到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铁门
-
龙岩:神奇山水孕育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培田古民居是客家建筑似经典之作。 景点供图
龙岩又称闽西,这是因为龙岩位于福建西部。龙岩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内有3个国家4A级旅游区(永定土楼、冠豸山、龙 石空洞)、1个国家重点名胜区 (冠豸山)、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汀)、3个国家森林公园(龙岩国家森林公园、上杭西普陀国家
-
加強海峽兩岸客家人、客家文化交流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以客家文化為平台,充分利用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加強兩岸客家的交流互動,是做好台灣人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台灣社會由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和原住民四大族群構成。其中客家人約300萬至400萬,佔台灣人口總數的13%至15%,是台灣的第二大族群。
兩岸客家文化同文同種,兩岸客家人的往來十分頻繁和密
-
客家山歌随心唱出 惠东林葵英被家乡人称为“山歌妹” 本期人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林葵英(前)参加在广场活动的老人秧歌队。 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林葵英(前) 张艺明 摄
认识林葵英是很偶然的,那是在7月8日千人环西湖健步走活动中,记者发现队伍中有一位女士边走边唱客家山歌,而且都是触景生情即兴编唱。歌声悠扬清脆,吸引了不少路人旁观,记者因此也认识了林葵英。日前,记者采访
-
“姐妹花”编客家山歌颂生活唱了40多年山歌的杨圣玉杨来珍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姐姐杨圣玉在舞台上演唱客家山歌。 本报记者陈秀峰 摄
祖籍河源市龙川县的杨圣玉、杨来珍姐妹俩,从10多岁起就开始唱客家山歌,如今40多年过去了,退休后的姐妹俩重新加入到演唱客家山歌的行列中,从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也为弘扬这一本土文化艺术发挥着余热。
妹妹杨来珍
自编自演山歌赞陈江颂
-
俊峰车主畅享客都文化之旅矿泥浴、客家围屋、千佛古塔令人难忘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参加自驾游的车主们欢乐合影。 本报采集
自驾游车队抵达目的地。 本报采集
11月17日,俊峰丰田组织在该店3周年店庆晚会抽奖活动中获奖的车主,举行了一次以“世界客都文化之旅”为主题的梅州自驾游活动。这次梅州客都文化自驾游活动,是俊峰丰田3周年店庆活动的延续,也是俊峰丰
-
21年风雨无阻摆摊修鞋从浙江到惠州的修鞋匠杨义飞手艺好,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义飞正在认真地修伞。 本报记者叶莉子 摄
上世纪80年代,不少浙江人来到惠州,用勤劳的双手、精湛的手艺当起了修鞋匠。后来大部分人陆续回去了或到其他地方谋生,只留下为数不多的浙江籍修鞋匠,仍然坚持在惠州做着老本行。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份水村的杨义飞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是他来惠州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