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侨都(上)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苏轼像
惠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惠州是海外客家籍华侨的第一大侨乡,居“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赣州、汀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岭南名郡誉四海
惠州自古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誉,是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荟萃之地。自晋至清,对惠
-
“范爷”助阵天玺湾样板间开放
-
作者:蒋奇政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范冰冰在天玺湾售楼处沙盘听取项目讲解。
南都讯记者蒋奇政在天玺湾样板间短暂停留后,著名影视演员范冰冰8月17日晚出现在金山湖跳水馆的游泳池畔。
定位滨水豪宅的和天下天玺湾样板间当天也正式对外开放,项目开盘时间也定在8月23日,首批户型介于127-190平方米。同时,和天下另外两项目客家源文化村以及
-
首届客家文博会梅州落幕
-
作者:柯鸿海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 (记者/柯鸿海)梅州市首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前日圆满落幕,来自北京、广州、深圳及台湾和印尼、泰国等地及国内客属地区的130多家客家文化创意企业参加展览展演,展览、影视、研讨、比赛、演艺等五大板块20多项主题内容,让广大游客和市民尽享文化创意带来的快乐。
首届客家文博会以“凝聚新能量
-
耕山致富,客家妇女大有可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妇联组织妇女代表种下金花茶
扫一扫,开启金花致富路。
梅州是典型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客家妇女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开山种果、犁田种粮的重任,旧时期的客家妇女,就给人们留下了“背负幼儿孩童、赤脚田间劳作”的朴实勤劳的形象。
在市妇联副主
-
梅州将建国家级客家文化保护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中新网消息 记者24日从广东梅州市文化部门获悉,《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正式通过中国文化部专家论证会,今年,梅州将全面启动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
地处粤东的梅州是客家文化主要发源地和客家文化向外传播的核心区之一,其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原生态客家文化资源。目前,仅梅州
-
“梦里客家”梅州比想象中还要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印青为读者题字送祝福
印青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 郑炜梅 高讯 特约记者 宋健军
《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天路》、《天空》、《江山》、《望月》、《芦花》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以及那首唱遍梅州市内外的《梦里客家》,全都出自德艺双馨的中国著名作曲家印青。近日,印青老
-
一颗颗绿野明珠装扮一个璀璨客家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江碧桂园别墅区。资料图片
坪山梯田被誉为“广东的元阳”,是比云南元阳更美的梯田。C FP供图
广东省至早、至大、保留完好的客家民居土围楼———花萼楼。C FP供图
雁洋镇叶帅的故居。C FP供图
梅江碧桂园周边游
切身感受梅州文化、爱上梅州其实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这样
-
让客家菜更养生更有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我市最近举行的一次旅游文化活动中,厨师们在进行客家菜厨艺比拼。(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 李少凤
近日,梅州网网友“美食家”发了一篇题为《要弘扬客家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帖子,对大胆
-
副副围屋对联见证坑梓客家发展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静谧的龙湾世居见证了坑梓客家发展历程。本报通讯员世轩摄
龙田世居门前的对联藏着宅名。本报通讯员世轩摄
本报记者 杨剑锋 通讯员 刘丽川
客家文化与充满诗情画意的对联艺术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客家人对于对联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情有独钟。在坪山新区坑梓办事处,被保存下来较完整的围屋有61间,里面大部分都保
-
客家女的盐商古道:期待唤醒
-
作者:汤凯锋 梁文悦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石砌盐商古道穿村而过(受访者朱迪光供图)。
2月18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玉水古村,古道边芳草萋萋。细雨纷飞,料峭春寒。
石板路上那一块块光滑的石板,经历了百年来艰辛担夫汗水的沁润和身负百斤重担一双双穿着草鞋的脚的磨砺后,依然保存完好地在那里,见证从它们身上压过的历史车轮。
这是一段拥有深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