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沧桑,带不走那些客家“宝贝”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头戴客家凉帽的邱阿婆。
↑坪地客家老旧物。
余氏宗祠。
散落于坪地街道居民家中的箩筐、簸箕等旧物,似乎只能是活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但却见证了客家人生活的变迁——
本报记者 包国军 文/图
箩筐、簸箕、几十年前客家妇女穿的衣裳……这些似乎只能活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在大都市深圳偏远一
-
客家人的“春牛”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地区“鞭春牛”古风的场景再现
在客家地区农村有句俗语“牛是农家宝,农田旱地干活少不了。”可见牛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旧时也就有过牛节的习俗——“春牛”节。
春牛节,是客家地区的古俗遗风。在农耕文明时代,农村的牛是相当重要的畜力。客家人又多居住在山区,各地对牛的崇拜比较普
-
客家侨都(上)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苏轼像
惠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惠州是海外客家籍华侨的第一大侨乡,居“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赣州、汀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岭南名郡誉四海
惠州自古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誉,是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荟萃之地。自晋至清,对惠
-
西南客家第一镇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洛带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南部,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镇,镇内客家人占九成,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客家乡音、乡貌、乡情、乡风,因此洛带也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洛带古镇 客家汇聚
洛带镇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传说当年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曾不慎落
-
最爱客家酒娘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赣州市滨江一校六(4)班 钟业天
指导老师:赖愈琴
在客家聚集地赣南的农村,几乎家家都会做酒娘或者叫做酒酿。酒娘就是糯米酒,又称“米酒”“水酒”,是一种低度酒。在我的记忆中,客家风味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香甜醇美的酒娘了。今天我就来到了一个酿酒的地方。
走在小巷里,酒娘的气息扑鼻而来,空气中弥漫酒娘的
-
客家分龙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分龙节,是客家人的传统节日。传说中,这一天是龙根据玉皇大帝的旨意,到各地施雨的日子。农事节气“夏至”过后的第一个“辰”日,即是“分龙节”之日。当日宜雨,晴则兆旱。所以各地隆重举行节日庆典,祈求龙王降雨,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就像传说中龙分管不同区域降雨一样,各个村坊举办分龙活动的情况也不一
-
广州方言区更易患鼻咽癌?
-
作者:曹斯 粤康信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数据文本:曹斯
南方日报讯 (记者/曹斯 通讯员/粤康信)鼻咽癌被称为“广东癌”。昨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孟瑞琳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的鼻咽癌病例约80%在中国。
而中国专家粗略统计发现,中国的鼻咽癌病例约80%在华南六省,其中广东位
-
在错位和冲突中展示客家文化的力量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北京6日电(记者 王毅)昨日下午,大型客家题材电影《衍香》专家影评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影评会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龙岩市委、龙岩市政府、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数十家新闻媒体的近百人参加。
-
北埔老街客家味浓上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位于中国台湾西北部的新竹县是台湾地區客家族群分布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但是重要的客家文化发展地,也是客家信仰的重镇,在新竹县北埔老街上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客家风情。
客家聚落今犹存
新竹北埔曾是客家移民的开垦基地,如今已经了有名的客家聚落。漫步在北埔老街上,你能看到很多“国家一级”古迹,例如曾由官
-
梦里莲乡 客家仙境——石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七彩温泉
源头漂流人气旺
灯彩亭夜景
秀美乡村
大畲客家民居南庐屋
朝晖中的客家公园
古塔辉映
熊益康 陈小强 特约记者赖於艳/文
巍巍武夷峰峦叠翠,千里赣江奔腾不息。有“中国靓丽莲乡”美誉的石城县,就坐落在赣江源头的青山绿水之中。这里千峦竞秀,百舸争流;风光旖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