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水之说”与“迂徙的传统”:闽粤赣客家地区二次葬习俗的文
-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水 迁徙 二次葬 解读
-
描述:二次葬习俗是闽粤赣客家地区流行的丧葬习俗,从客家地区的文献与田野材料来分析客家地区二次葬习俗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成两点:“葬惑于风水之说”与“迁徙的传统”。细考二次葬习俗形成原因的发展过程,证实从“风水之惑”到“负骸相宅”的二次葬习俗原因的转变是清末民初粤东客家意识兴起的社会产物。
-
东南西北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字改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 实验小学 注音识字 小学语文教师 河南省 推广普通话 汉语拼音 礼貌用语 普通话说话 惠州市
-
描述:广东惠州市掀起“推普”热广东省惠州市的方言十分复杂,有讲客家方言的、广州方言的、潮州方言的。惠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推广普通话工作,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配备了干部,拨给专款.最近.全市掀起了推广普通话热潮。市委宣传部长向全市人民发表了推广普通话的广播讲话。还印发了大量宣传材料.印制了
-
清明:龙岗客家人的传承与坚守
-
作者:张珊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一角。
鸡屎藤
艾草
鸡屎藤粄
鸡屎藤粄
艾粄
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老深圳人延续了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赏绿、制作时令茶果等传统。几百年前,生活在赣、闽、粤边境的客家人迁徙到今天的深圳东部与东北部。勤劳务实的性格加之艰苦的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了龙岗客家人过清明节的方
-
深化客家研究的可能路径:以婚俗文献的挖掘运用为个案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献资料 婚俗 路径 挖掘 青年学者 学术界
-
描述:是局限于对某一地的客家婚俗的揭示而没有能点面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拿捏得让人有些遗憾。在此发表的台湾三位学者的文章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感觉到已有一定的分量,其研究视角和对文献材料的把握非常可取,多少
-
从越南的饮食看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
作者:刘志强
期号:第9期
来源:东南亚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越南 文化交流 地区间 国家 法国军队 东南亚地区 中南半岛
-
描述:、农业和海产品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饮食传统,因而在材料和调味上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烹饪方法也与中国南方相似,以煎
-
客家社会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读《客家宗族社会》
-
作者:欧阳宗书
期号:第2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宗族 客家社会 文化研究 宗族的功能 宗族制度 客家文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客家先民 经济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
描述:,放在与会族文化、福佬文化等相邻文化的比较对照中,通过挖掘和搜集谱牒资料和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等珍贵、详实的材料,阐述客家先民一批批举族辗转南迁,在闽粤赣交界地区聚族而居,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前提、地缘关系
-
方言学名词
-
作者: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科技术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 方言学 方言区 语言特征 方言地图 词汇特征 语音特征 语法特征 官话方言
-
描述:方言特征分布图、方言分布和分区地图两种类型。前者根据方言区别性特点的异同,把方言材料分专题标示在地图上,例如《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所附的一组方言地图;后者根据方言区别性特征进行分区,并把分区结果标示在
-
一种教学实验型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的设计
-
作者:缪周
期号:第11期
来源:起重运输机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动化立体仓库 堆垛机 实验型 计算机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产品 管理现代化 设计 教学
-
描述:一体的高技术密集型机电一体化产品[1]。堆垛机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核心部件,是实现整个仓储系统“自动”功能的关键设备,堆垛机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自动化立体仓库运行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我校于
-
数学教学应走向生活
-
作者:姚志弘
期号:第45期
来源:学知报·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背景间造成“脱榫”现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着力研究学习者的生活背景,致力于捕捉生活背景与要学习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数学知识抛锚在广阔的现实生活经验背景中。 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教师先给学生呈现
-
2013印花税票绘画创作随谈
-
作者:徐志坚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同事,也是我的研究生弟子,对我的画风和艺术主张很了解,绘画理念也与我相承,所以配合起来很和谐,尽管他们对我新研发的材料技法还有所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