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两岸客家文艺节目在我市同台演出 乡音乡情歌舞传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曾志明 傅长盛)昨晚,由台 北县客家事务局,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台办联合主办的“2009客家心?两岸情――龙岩台北一家亲”海峡两岸客家文艺交流联欢晚会在龙岩艺典演剧院举行
-
齐心协力护土楼 ――永定县加强客家土楼保护掠影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小朋友,看土楼,莫乱画,莫乱丢;土楼美,要保护,好环境,齐维护……”6月上旬,我们到永定县湖坑镇幼儿园看到,小朋友正在朗读《福建(永定)土楼乡土教材》里的“爱护土楼文物”儿歌。这是该县教育引导群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的剪影。
永定是 全国著名土楼之乡,分布在全县2万多座土楼被国内外专家
-
洛带古镇:西蜀客家第一镇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建珍 洛带,是“落带”的谐音。洛带古镇,即“落带古镇”。在古镇的一端门楼上刻着“甑子场”,另一端牌坊上刻着“落带古镇”。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甑子场”是洛带古镇的原名。“甑子场”前有个八角井,据说当年蜀国太子刘阿斗游玩甑子场,不慎将手中玉带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监淘井捞带,不料一淘井便风雨大作
-
奥运“飞天女”殷硕出演客家妹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作为2009年“全球通演出季”中唯一一部深圳本土节目,充满浓郁客家风情的大型舞剧《大围屋——雪娘》将于12月17日、18日亮相深圳大剧院。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这部“中国第一部客家舞剧”迄今已公演53
-
家乡年“味”深圳演义 外来年俗食品抢滩本地市场,广府、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下午,记者在年货展上逛了一圈,才找到儿时常吃的“利是糖”。本报记者赵炎雄摄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深圳本地人过年吃什么?如果你是新客家人,会否与同事、朋友、邻居分享从家乡带来的腊八豆?而老深圳人和客家人对发菜、海参、黄酒又是否依然情有独钟?
赣人吃芋头湘人爱上鱼
这几天,住在罗湖百
-
东莞凤岗排屋和炮楼凸显滨海客家特色 如何从“三来一补”
-
作者:李春暐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上世纪60年代修建水库,淹没了炮楼的地下几层,也造成了一处壮观的水上炮楼本报记者 阙道华 何奔 摄
↓ 东莞炮楼期待城市游客的发现本报记者 阙道华 何奔 摄
本报讯记者李春暐报道:“省政府的智囊提建议来啦!”昨天,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司徒尚纪、华南理工大学客
-
“没想到惠州如此包容”陈江22户三峡移民融入当地成为幸福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江三峡移民村商铺林立。本报记者范海波 摄
汽车驶进一段宽广笔直的水泥路面后,两侧一座座两层或者三层的住宅楼首先映入记者的眼帘。记者在村里遛了一圈,家家窗明几净,宽敞明亮。几位妇女悠闲地坐在家门口,拉着家常,其乐融融。这就是陈江的移民村。2002年8月,因三峡工程建设需要,重庆市巫
-
重走客家迁徙古道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图片/记者罗磊 通讯员叶飞
典雅的客家围龙屋、灿烂的客家文化、古老的客家方言……客家作为神秘而坚韧的汉族民系,向世人展示一幅幅独特的建筑、文化、民俗等立体画卷。客家人也以其敢于闯荡善于闯荡的拼搏精神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近日,“重走客家迁徙古道”的精彩之旅串游广东、福建和江西客家聚居区,踏上世界客
-
用心点亮“客家灯火”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红英特约记者朱建华 赣县是客家人南迁的中转站,有“客家摇篮”之称。今年9月,赣县供电公司创造性地组建“客家灯火”服务队,以“方便、快捷、高效、热情”的服务理念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汗水践行誓言 9月16日上午,“客家灯火”服务队授旗仪式刚结束,队员们就立即赶赴长岭安置区新增315KVA公变施工现场
-
海峡客家旅游发展论坛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董静)昨日上午,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海峡客家旅游发展论坛在闽西宾馆举办。国家旅游局副司长李亚莹,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长陈扬标,国家旅游局台湾处处长武月中,市领导杜乔元、余丽明、张斯良、李占开出席论坛,福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刘大可、厦门大学教授张侃 、厦门大学教授卢善庆等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