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原乡石古信仰习俗的原型分析
-
作者:张翔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原乡 石古信仰习俗 石古原型 石母崇拜 大母神
-
描述:传说早在秦汉之际,客家原乡(赣闽粤边区)即已流行石古信仰习俗。从石古原型的象征意象、记忆和文化渊源来看,客家原乡传承至今的石古信仰习俗,与百越文化、畲民文化乃至禹夏先民的石母崇拜一脉相承,其原型是中华初民心灵中的以大山石壁洞穴为象征的"大母神"。
-
客家地区畲族的族群意识流变及与客家的内在关系
-
作者:邱立汉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畲族 族群意识
-
描述:畲族至迟在隋唐之际就已经形成于闽粤赣边区,有鲜明的民族性格、文化特色和强烈的族群意识。随着客家先民大量入迁并与之杂处,受封建统治势力欺压和占统治地位的汉文化影响下,畲族被迫“汉化”,族群意识削弱直至丧失。新中国建立后,畲族族群意识复苏。这种历史流变反映出了客家与畲族的内在关系。
-
客家“宁化石壁传说”的由来与研究
-
作者:张英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石壁 传说 赣闽粤边区 客家民系 客家族谱 宁化县 历史
-
描述:本文说的客家人,指的是历史上在赣闽粤边区形成的汉族客家民系,而“石壁”这个话题则由客家人的“宁化石壁传说”引出。宁化县历史上曾经长期隶属福建汀州府管辖。在客家族谱的记载中,对该县的石壁地名也有过多种说法,例如“石壁峒”、“石壁寮”、“石壁寨”、“石壁村”、“石壁乡”等。
-
“客家研究”反思:以太平天国与客家的崛起为话题
-
作者:张英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历史 客家 太平天国
-
描述:本文说的“客家”,不是对世间客居人群的泛称,而是一种学术专名,用以特指历史上在赣闽粤边区化育成型的汉族新兴民系。客家学大师罗香林曾经指出:“客家是五代后新兴的民系,自赵宋至元,为婴年时期,自朱明至清初,为童年时期,自嘉道至现年,为少年时期,……嘉道以后,世局日
-
闽西客家圆楼兴盛原因分析
-
作者:叶舒颖
期号:第1期
来源:山西青年(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客家 土楼 原因
-
描述:闽西主要由原来的汀州组成,是福建客家人的聚居地.土楼建筑是客家独有的建筑形式,是客家人迁徙到闽粤赣边区之后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本文通过建筑学、文献学、历史学方法,主要以闽西客家圆楼为典型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来探讨闽西圆楼兴盛的原因.
-
“台闽客家乡亲交流访问团”访问龙岩
-
作者:张开龙
期号:第8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交流访问 公司董事 理事长 黄金 顾问 金明 荣誉 台北 和平统一 中国 台湾省
-
描述: ,对龙洞的神奇壮美、对永定土楼丰厚的文化内涵、对客家乡亲的质朴、热情赞叹不已 ,表示今后要更多地组织台湾的年轻人来闽西龙岩、来祖国大陆寻根谒祖、旅游观光 ,增强年轻一代对祖国大陆的感情。“台闽客家乡亲交流访问团”访问龙岩@张开龙
-
福建土楼:东方古城堡
-
作者:陈娥 晟楠
期号:第11期
来源:阅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土楼 客家人 客家土楼 客家民系 民居建筑 城堡 闽粤赣 东方 古罗马 密不可分
-
描述:三省边区形成了客家民系。
-
年代的更替岁月的轮回明月映照下的井冈山民俗文化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人类活动 明清时期 唐宋时期 迁徙 客家风情 居住 客籍 史料记载 民俗文化
-
描述:省边区落脚生根,逐步形成一个具有
-
客家民间美术色彩特征分析
-
作者:何小勋 薛芳荣
期号:第11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色彩运用 民间艺术 装饰性 特征分析 象征性 美术 情感 本能 感性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从唐、宋以来,大量的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寻求更好的定居之地,从北方几经迁徙,开始定居在赣、闽、粤一带.在迁徙过程中,出于生存、发展需要,客家先民们产生了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
-
欠发达地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
-
作者:李成生
期号:第18期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县域经济竞争力 欠发达地区 工业主导型经济 石城县 农业产业化 相结合 产品加工 关键领域 综合竞争力
-
描述:放的前沿,赣江源头、赣闽边际的特色产品加工大县、全国闻名的烟叶白莲之乡、现代客家文化名城。重点要抓好以下五点:一、发挥比较优势,增强自然优势力石城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其他先进县市相比,虽然在经济、技